前廣島東洋鯉魚隊選手今井讓二至今還保留著村上宗隆小時候的照片。
現年66歲的今井,現役時期以跑壘速度著稱,生涯62次盜壘成功幾乎都是擔任代跑時跑出來的。退休後今井回到故鄉熊本開了一間野球塾(棒球學校),有一天,村上宗隆的父親帶著他和哥哥來報名,當時村上就讀小學三年級。
村上第一次讓今井刮目相看的是他們在阿蘇市舉辦的夏季訓練營。今井引述「400勝巨投」金田正一的名言:
「腸胃不好的選手是不會有成就的。」
因此今井要求每位小學生選手都要吃3碗飯。結果呢?村上一個人就吃了8碗,而且每碗飯都裝得又尖又飽滿!回憶起這件事,今井忍不住笑說:
「這根本就是漫畫才看得到的情景。」
除了吃之外,令今井訝異的還有村上的睡眠。訓練營晚上住宿時,每個房間大約住了20個小朋友,所有小孩玩到屋頂都快掀開來了,只有村上每天晚上8點半準時就寢,他完全不在乎周遭的人,不管其他人再怎麼胡鬧,都影響不了他。
「愛睡覺的小孩才會長大」,這是村上家的育兒方針。但一個只有10歲的小孩能夠這麼堅持自己的生活步調,不在意他人異樣的眼光,也不為他人所影響,這一點讓今井印象深刻:
「不論吃飯、睡覺,他總是按照自己的步調。他的個性好強且固執,一旦決定的事情就不會改變,這就是會在職棒場上成功的『人間力』。」
10歲那年的「廣角全壘打」傳說
當然,訓練營的重點是實地練習與比賽。今井在南阿蘇村的「白水運動公園」辦了一場對抗賽,左打的村上連續兩個打席夯出全壘打,第一支打到反方向的左外野全壘打牆外,第二支則是往中堅方向打。
第3個打席,就在村上準備走出休息區時,今井追了上來:
「阿宗,這次試著拉打吧!」
村上聽話照做,大棒一揮,把小白球送進右外野全壘打牆外的觀眾席!
回顧去年球季村上在日職破紀錄的56支全壘打,有18支打向左半邊,13支打向中間,另外25支則是拉打到右半邊。這種「廣角打法」的技巧,原來早在他10歲那年就萌芽了。
故事還沒完,當村上第4次上場打擊時,今井再度叫住他:
「阿宗,我聽說從來沒有人能在這座球場連四打席全壘打!」
村上往外野看去,對方3位外野手看到即將上場的是村上,不約而同地往後一退再退,全都貼在全壘打牆前(笑)
最後村上「只」打了一支中右外野之間的二壘安打,不過這已經讓今井瞠目結舌了。
松永浩美看到村上的「人間力」
1980~90年代的日職迷還記得松永浩美(下圖)嗎?生涯203支全壘打,被譽為「史上最強的左右開弓打者」,今井曾經邀請松永到他的棒球學校擔任客座講師。
2019年,村上的第一個30轟球季,松永在電視上看到村上的打擊姿勢,還發現他出身熊本縣,於是松永便撥了通電話給今井:
「你知道養樂多隊的村上嗎?他好像出身熊本縣?」
今井聽完後笑著說:
「你在講什麼啊!他就是你以前指導過的那個孩子啊!」
在松永的印象裡,村上每週都去今井的棒球學校報到,一整年下來幾乎沒有缺課過。松永記得自己曾經教過他「內角球的打法」:
「我教他在打內角球時如何移動身體的重心,如何留意腳後跟的位移。就像現在村上的打擊機制,他在揮棒時先用右腳尖向前踏步,順勢將身體重心移轉到右後腳跟。這就是為什麼他在揮棒時,頭幾乎不會晃動,上半身也不會前傾。」
松永認為,棒球選手的成功,不只在技術、體型、爆發力,更重要的是他的「人間力」,意即作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而且不以學歷、技能等顯而易見的資料或數據來衡量,著重在為人處事的修養與智慧:
「他非常關心周遭的人,隨著年紀增長,他講話變得更大聲,也更加活躍。他對棒球的態度總是直接了當,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於自己,他總是想『我如果不練習這麼多,就無法變得更好。』」
「從當時就看得出來,不管是身體的強度、揮棒的速度,他都很適合往職棒的路上發展。」
王大麥
好精彩的敘事!
期待尤金大再出一本村上宗隆的書❤️
張尤金
這小子才23歲,等他渡海挑戰大聯盟,打個十年,我再考慮(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