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3/22

興趣真的能當飯吃嗎?大谷翔平引退後還打棒球嗎?

大谷翔平的人生清單告訴我們,就算是引退後還是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甚至退休後也可以繼續為自己喜愛的棒球付出。這也真正地體現了把興趣當飯吃。

作者:王永霖

大谷翔平真的做到了,WBC年度MVP

17歲那年,正值高三的大谷翔平寫下一張「人生目標表」,可從當中看出他的凌雲壯志。
二十歲 升上大聯盟
二十三歲 入選WBC經典賽日本代表隊
二十七歲 入選WBC經典賽日本代表隊;獲頒年度MVP
三十四歲 第三度拿下世界大賽冠軍
三十五歲 入選WBC經典賽日本代表隊
四十歲 引退賽投出「無安打比賽」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看出他一開始就了解自己的志向並逐夢踏實。但這篇的重點想放在退休後。

四十一歲 回日本定居
四十二歲 將大聯盟棒球系統引進日本
五十七歲 從職棒界引退
五十九歲 擔任少棒聯盟監督
六十一歲 少棒聯盟球隊登上「日本一」
六十二歲 以三年的時間在故鄉執教,提升岩手棒球水準

就算退休後依然可以當教練,把自己的經濟傳承給下一代。

反觀臺灣的運動是否能持續一輩子?舉臺灣的棒球為例,學生時期有少棒,高中有黑豹旗。高中畢業後也有許多大學提供優渥的獎學金來吸引有天賦的選手。大學隊以後還能參與職業賽制,就算不投入全職也還有社會甲組,也可以代表國家替國爭光。就算退役後也可以轉職成教練,把經驗傳承下去。或是擔任球評,為大家帶來精準的分析以延續隊這樣運動的熱情。如果想留住那一刻的美好,也能參考擔任攝影師。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究竟能不能把興趣當飯吃呢?筆者認為臺灣是可以做得到的。或許臺灣的市場相對不大,所以很多人只能把運動的興趣當做一時。然而,這也顯示了連接國際的重要性。以棒球為例,臺灣可以引進外籍球員來增加職棒的可看度,等強度提升上來後,國際賽也能展露頭角。當好看度增加了以後,大家自然就會去買票進場,也願意享受比賽的刺激所帶來的娛樂性。如此一來,市場就會擴大,也能吸引到更多的優質球員,比賽更好看,市場就會繼續擴大,就能帶來正向循環。讓國人也能把興趣當飯吃。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