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與韓國關係錯綜複雜,各領域上長年處於競爭關係,棒球運動便是其中一環,甚至可是 WBC 的「重頭戲」。鈴木一朗當年那句「讓韓國 30 年都贏不了日本」的精神喊話與「插旗事件」都點燃了兩國間對抗意識。如此強烈的肅殺之氣,在本屆賽事卻有了截然不同的趨勢,關鍵人物是超級球星「大谷翔平」。

本屆日韓同組,預賽交鋒自然未演先轟動,日本展示強大火力,擊潰控球狀況欠佳的韓國牛棚,多位年輕投手接棒也能穩住局面,最終以 13 比 4 扳倒宿敵,不僅是本屆日本「贏最多」的一場,更是近年來兩隊差距最大的一次,如此大的衝擊使得相關消息至今「餘波盪漾」。
被日本擊垮固然掀起了韓國球迷的對國家隊的怒火與恨鐵不成鋼的無奈,但大谷翔平的全能身手,卻意外圈粉了本應失落的韓國球迷。
日本媒體《現代ビジネス》近日就撰文,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韓國總統的破冰會面為例,直接寫到「左右日韓關係的不只是岸田,大谷也參與其中」,相關報導在 24 日登上 Yahoo Japan 體育類熱門新聞(由於筆者不會韓文,故以日媒翻譯為主)。

韓國媒體《東亞日報》大幅誇讚日本隊與大谷翔平。翻譯中提到,大谷展示了「一人分飾三角的劇場(1 人 3 役の大谷ドラマ)」,不只棒球實力,更可把目光放在他的人格上。
無論面對隊友或球迷,大谷永遠展露親切笑容,就連場邊球僮都會主動關心,撫摸他們的頭跟他們聊一聊,展現出對球場上每個人物的重視。
這次大賽中,還有一個讓人會心一笑的畫面是捷克隊的「職業軍團」三振大谷後,想跟大谷要簽名紀念,他也不會有一絲的不悅。
韓媒《韓国日報》也對大谷讚譽有加。他們還注意到已經身為超級球星的大谷,居然會主動清理休息室內的垃圾,將其譽為「大谷美談」
最終拿下 MVP 殊榮的大谷,在發言上是別出心裁,他的眼界不僅限於母國熱騰騰的獎盃,更希望透過自己的影響力,讓更多人愛上棒球,當中提到了亞洲的台灣、中國、韓國。《韓国日報》形容,在最後階段還提到韓國,無疑讓選手們的心獲得了「療癒」。
《朝鮮日報》則探討什麼是日本的「野球之魂」,三度優勝的原因是什麼?誇讚栗山英樹監督大膽且成功的世代交替,以及日本對於棒球各個環節與職人精神的尊重。
至於大谷不輸岸田首相的說法,是韓國一名輿論學者 ペク・ジョンウォン 提出的概念。
這其實是以網路關鍵字作為依據的。大谷率領日本隊優勝後,韓國的體育類關鍵字清一色是「最高」、「活躍」、「優勝」、「満場一致」等,彷彿日韓不是對立關係。(上述皆為翻譯為日文後)
根據該學者的調查,大谷在韓國正面聲量超過 75%,岸田首相僅 18%。
當然,政治外交牽涉層面廣,包含爭議多時的大日本帝國徵用工賠償與半導體原料制裁等,與單純的體育競技自然不同,但從各種跡象來看,韓國社會能對一位日本人如此喜愛、敬佩,並不是常見的案例。
《現代ビジネス》結尾談到,兩國年輕族群隔閡越來越淡,大谷能成為具有大眾影響力的領袖是一段佳話,或許能期待「反日感情」逐漸被消彌的未來。
想參與更多運動議題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運動狂人 Sports Maniα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