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3/25

《心魔:前MLB天才投手瑞克‧安基爾的運動「失憶」錄》─ 一次看似平凡到不行的投球,卻引發了一連串的崩壞!

那天的確切日期是2000年10月3日,一次看似平凡到不行的投球,卻引發了一連串的崩壞。在那之前我已經執行了不知道多少次類似的投球,都沒有問題,但就在那一球之後,我後續投的許多球,都把我一步步推向令人冷汗直流、感到難堪的結尾。

心魔:前MLB天才投手瑞克‧安基爾的運動「失憶」錄

Rick Ankiel、Tim Brown 著 / 李秉昇 譯 / 堡壘文化出版 

(以下節錄自本書 p.30-40)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二章 失控  

那天的確切日期是2000年10月3日,在一般情況下,不過就是日曆上的一個空格,沒什麼特別的。我是個年僅二十一歲的年輕人,正享受著新鮮的大聯盟生活。

我童年的經歷,讓我成為不會輕易感到舒適或信任新環境的人。我不會為此感到愧疚;相反地,我某種程度上還心懷感激,因為那些經歷使我變得堅強、不容易被擊倒,讓我覺得沒有人能傷害我。即便如此,2000年的我已經開始在大聯盟找到歸屬感、舒適感,開始相信明天會比昨天更好。

當時的聖路易紅雀,有馬奎爾(Mark McGwire)、凱爾(Darryl Kile)、艾德蒙斯(Jim Edmonds)、克拉克(Will Clark)、祖魯(J.D. Drew) 等明星球員,坐鎮督軍的則是名教頭拉魯薩(Tony La Russa)。對於那個週二在現場觀賽的許多球迷而言,這支紅雀隊,跟過去傳奇球星吉布森(Bob Gibson)、穆休爾(Stan Musial)、史密斯(Ozzie Smith)、布拉克(Lou Brock)等人所待過的紅雀隊,是一樣的。紅雀依然是美國職棒的傳統名門。

這天本該是換我閃耀的時刻。紅雀已經十八年沒有拿下世界大賽冠軍,分區系列賽第一戰,亞特蘭大勇士隊來訪,這是一個重責大任,而我則是那個銜命出戰的騎士。紅雀教練團決定把球交給他們的未來之星、菜鳥強投─也就是我─的手上,對戰勇士的賽揚強投麥達克斯(Greg Maddux)。對於紅雀球迷來講,接下來的三小時,就是要來搶先看看未來二十年可能會是甚麼樣子。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沒有達到他們的期待。我投了一球,完全不在捕手所要的位置,投出去的時候看起來不該變成這樣,但最後仍偏離了捕手擺放手套的進壘點。我不太明白那是怎麼發生的。我把眼睛瞇起來、咬緊牙根,再投一球,試圖去反抗讓我失去控制的力量,但為時已晚。在那一刻,我的投球生涯實質上已經結束了,但跟大多數人畫下職業生涯句點的方式不一樣。其他人大多是因為年紀大了,或是肩膀壞了,才選擇高掛球鞋,但我不是,所以也沒有老將退休時回顧輝煌生涯的待遇。我是以受盡恥辱的姿態,走下棒球場。當然,這不是一次就直接告別了棒球生涯,而是一段十分漫長的路程,經歷過不知道多少次受盡恥辱的退場。

一次看似平凡到不行的投球,卻引發了一連串的崩壞。在那之前我已經執行了不知道多少次類似的投球,都沒有問題,但就在那一球之後,我後續投的許多球,都把我一步步推向令人冷汗直流、感到難堪的結尾。那一球出現的原因可能有上千個。為什麼我會投出那球? 我是怎麼投出那球的? 那球最後的進壘點怎麼會是在那裡? 為什麼即便那球已經過去了,我卻不願意忘掉它? 或者是說,為什麼那球一直在我腦中縈繞,不願消失?

三局上,一出局,一壘上有獲得保送上壘的麥達克斯,打者區上的則是瓊斯(Andruw Jones),球數一好零壞。當時紅雀六比零領先勇士,對我來說,接下來只要繼續勇於進攻好球帶,試圖控好位置不讓打者揮出全壘打,不用做甚麼太偉大的事情,我們應該就能穩穩的贏球。

若我們贏球,對我來講也是個人的勝利,代表紅雀的未來一片光明。

請繼續往下閱讀

Rick Ankiel

當天我們派出的捕手是赫南德茲(Carlos Hernandez),他是很有資歷的捕手,人也很好,或許不是明星等級球員,但蹲捕功力十分紮實。不過,他終究不是馬西尼。之所以沒有派主戰捕手馬西尼,是因為他在前一週不小心被過生日時收到的獵刀劃傷手掌,暫時無法接球。那個球季我出賽的場次,大部分都是馬西尼來接我的球,因為我只是個菜鳥,我相信馬西尼的配球,還有他所說的每一句話。他的聲線非常深沉,帶著一點沙啞,聽起來像是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能讓人覺得值得信任、感到放心。然而,現在我人在投手丘,馬西尼則倚靠在休息區的欄杆上,我沒辦法聽他說話。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