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3/28

《籃網特寫》限制籃網進攻的竟是傳球?

明星賽後籃網的進攻效率值109.0,聯盟倒數第三、投籃命中率44%,聯盟最後一名 三分投籃數有著全聯盟第五多的39.5次,命中率卻是聯盟倒數第六、聯盟最低的二波得分、聯盟第二低的快攻得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籃網的進攻出了極大的問題。剛好國外籃網影片分析的專家Lucas Kaplan有整理了一些片段來分析籃網許多不明智的傳球,讓他們喪失了許多Easy Basket的機會。以下就來探討籃網進攻端的大問題——傳球。

作者:伯特

這張圖很明顯可以看到Claxton和籃框之間沒有任何遮蔽物,但Cam Johnson最後把球傳給了Royce O'Neale。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前面提過當Spencer Dinwiddie以擋拆作為進攻起手式時,很多都沒辦法在Roll Man跑出第一拍空檔時傳到位,這張圖也可以看到Claxton可以輕鬆在籃下做終結。但最後Dinwiddie傳到距離自己最近的Cam Johnson讓黃蜂能迅速的Recover回去。這個Play有個後續——當Cam Johnson持球時,Claxton仍然是有空檔的。不幸的是,Johnson也沒有意識到這個情況,沒有找到Claxton在籃下的位置。最終籃網隊只能由DFS接球,去投一個高難度的三分球。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兩張圖說明了Bridges有傳球意識,但傳球技巧不足的情況。他有看到底角Dorian Finney-Smith的空檔,但他傳出了一個超高拋物線的傳球——以物理原理來說,這種高拋物線軌跡的球速是不快的。所以雷霆的防守者在Dorian Finney-Smith接到球後已經回防好了,空檔減一。

可以歸納出幾個籃網傳球的問題:沒有找到大對角傳球的機會、遇到雙人包夾選擇了最不威脅的且最容易的選擇、做出了正確的判讀但是傳球太慢了使防守者能夠回防。

至於其他沒提到的角色球員——Royce O'Neale沒有這個問題,所以近幾場被當作第二控球;Dorian Finney-Smith是純終結者跟單防大鎖;Claxton跟Sharpe進攻端侷限於禁區吃餅跟掩護;Seth Curry和Joe Harris則是已經在NBA打了太長時間,角色太明確;對Cam Thomas來說,假設能夠克服這一點有望讓他獲得更多上場時間,但他是進攻黑洞很少傳球。

球隊現在的陣容就是這樣,進攻端的各項數據在交易過後也迎來斷崖式的下滑。但如果有一個可能改進的領域,那就是球場判讀和傳球。如果籃網不想在季後賽前遭到淘汰,或者在四場難以超過100分的尷尬季後賽比賽中輸球,那就必須在這方面有所提升。

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及追蹤 伯特籃球觀點

延伸閱讀:

FILM STUDY: One big reason the Nets aren’t scoring ... decision-making

FILM STUDY: What’s causing the offensive droughts plaguing the Brooklyn Nets? - NetsDaily

《籃網特寫》新時代籃網的美麗與哀愁

《小鐵如擬》轉隊站上第二曲線? Mikal Bridges是否真往更高層級邁進?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