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3/27

掌握科學認證的「完美投籃角度」 量化解析Stephen Curry的神射傳說

Stephen Curry是NBA歷史上極少數改變籃球生態和流行的球員,不合理的投射和運球,不僅是讓NBA開啟「三分時代」,也讓許多業餘籃球者學習模仿。然而Curry神射背後卻是有很多不同因素交織而成,以下就是Curry的全方位量化解析。

作者:Simon

 

Payne其中一個量身定制的訓練方案名為「57」,這套訓練方案是把半場劃分為7個位置底角、45度、拉杆位(slot)和弧頂,Curry必須要在這7個位置至少都7投5中,目的是強化投射的穩定性和提升Curry不擅長的投射點位,這套訓練非常枯燥且難度很高,一般球員多半很快就會厭煩,而Curry卻已經實行數年,但想完成還是有相當的難度。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近期這套「57」有了加強版,當他在任何一個位置出手5次,就要加入拋投、中距離和上籃,然後再繼續回去投三分,而三分出手位置的深淺度也會交替變化,例如當他需要在弧頂出手5次,那最遠的一球會是Logo Shot。現在在訓練中,Curry會在固定環節中自行混搭拋投、中距離和大號三分,但在某一位置失手後他不會戀棧,而會直接繼續流程,這是為了建立「不進就再來」心態和模擬真實賽場上迅雷般即時決策。

 

在休賽季時,除了57訓練法是基本主菜外,Payne會進行強化身體的修復機制和動作上的精修,包含兩個小時左右的滾筒按摩、呼吸訓練和冥想,「呼吸、恢復和抗壓性是投籃或是籃球比賽的最常被忽略掉的基礎。」Payne說道。接下來是動作上的精修和微調,例如Payne要求Curry所有的動作和腳步都要保持隨投籃的姿勢,包含膝蓋微彎以及臀部和籃框成直角,而肩膀的擺動、手腕的運用等等,這些功能性訓練會在穿插在重量訓練之中,一部分是把所有的動作再修正到完美,另一部分是要強化身體來避免傷勢,「Steph已經是廣義上的老將,加上過去有傷病史,在身體回復這一塊要更加著墨。」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協助Curry長達10年的專屬訓練師Brandon Payne認為Curry的投射仍未達到天花板,「他的頂尖投射是相對於聯盟平均水準,但如果是依Steph的水準和訓練,我覺得他還沒達到最完美的狀態。」

 

Curry自己也認為天賦只佔他達成成就的一小部分,所謂手感的形成多半還是立基在大量的基礎訓練。Curry在接受ESPN的Jackie MacMullan訪問時解釋日常投射訓練如何進行,「我想多數人都不太喜歡一成不變的訓練,然而,比賽中每一個位置、角度和方位都有不同的手感,唯有這樣日復一日的練習,你才能習慣那種投進的手感。」

請繼續往下閱讀

 

Curry認為手感是可以藉由不斷練習而習慣和掌握,「從高中、大學、再到NBA,每跳一個層級就要重新適應,場地、對手強度、隊友,因此需要練習來掌握住手感。」

 

運動畫刊的Rob Mahoney認為Curry所謂的透過練習來掌握手感是建立在他的投射姿勢已經臻至完美的前提,「當機制和出手動作已經完善,剩下的差異就是手感和心理狀態。」Mahoney提到手感的建立並非像Curry這般輕描淡寫地簡單,「手感顧名思義是一種感覺,或許真的可以透過日復一日的累積,但要像Stephen、Reggie和Ray這種大射手一樣在關鍵時刻或是再針對防守下連續命中,這是天賦。」

 

黑科技輔助

圖片來源:https://www.si.com/

 

我們都知道LeBron James是NBA的生化人,不吝於嘗試各式各樣的新科技輔助,然而Curry也同樣擁抱新科技,但他特別注重在「神經科學」的領域。Kerr特別強調Curry異於常人的手眼協調就是神經科學的領域。

 

近幾年Curry尋求的輔助一直是圍繞在讓「神經肌肉過載」來維持著手眼協調的卓越感和認知神經的高效率。

 

2015-16賽季,勇士隊打出破天荒的73勝,打破Michael Jordan率領公牛隊在過去創下72勝NBA紀錄(雖然勇士最後成為總亞軍,但紀錄依舊是紀錄)。當時勇士隊的醫學總監Lachlan Penfold引進了Halo Sport,俗稱黑科技耳機,它的原理是透過刺激大腦神經改善訓練效果的設備,目的是增強力量、爆發力和敏捷度。

 

Curry也是NBA最早開始使用頻閃眼鏡 (Strobe Glasses)的球員之一,這是近幾年開始在職業運動盛行的訓練器材,頻閃眼鏡會用不同的頻率阻擋視線,剛開始次數和時間較短,隨著球員適應後會逐漸提高阻擋視線的頻率,也就能訓練大腦更快速處理眼睛在短時間內所接受到的視覺訊息,也就是提升所謂的手眼協調。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