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況火燙的林書豪,繼3月19日作客桃園,轟下本季新高的38分,上週末在高雄17直播鋼鐵人主場,迎戰臺北富邦勇士和桃園璞園領航猿的比賽,又接連繳出「準大三元」成績,包含3月26日面對領航猿,送出打破P. LEAGUE+(以下簡稱PLG)單場紀錄的15次助攻。
有鑑於前一戰,林書豪狂飆38分、外帶六記三分球命中的火力示範,勇士和領航猿都特別擬定針對性防守策略,試圖限制他的發揮。勇士對林書豪祭出「Box-1」防守,類似於2019年NBA暴龍在冠軍賽箝制Stephen Curry的戰略,並指派周桂羽、簡廷兆、洪楷傑、張文平輪番伺候他;領航猿則由派出李家慷對林書豪「死亡纏繞」,搭配「All Switch」,並屢次往他的身體和頭部招呼,給予激烈碰撞。
但林書豪與鋼鐵人仍做出相當良好的應對,儘管整場比賽都被防守者緊貼,沒有太多從容出手的空檔,外圍投射不如先前犀利。然而,這兩場比賽他的整體投籃命中率,仍在五成之譜,場均還能貢獻23.0分8.5籃板11.0助攻。林書豪與鋼鐵人做出哪些調整呢?
善用「Fist」和「Pistol」 製造錯位攻擊機會
首先,面對勇士的「Box-1」,為了幫助林書豪擺脫盯防,鋼鐵人該役多次執行「Fist」,透過接連的掩護,利用對方的換防,替林書豪製造投籃空間。如下方影片所示,透過藍少甫的handoff與孫思堯,幫助林書豪擺脫周桂羽,並使勇士的中鋒塞瑟夫(Ihor Zaytsev)換防,和林書豪對位,形成錯位打點的機會。
這球鋼鐵人也是採取「Fist」起手式的站位,不一樣的是第二道掩體孫思堯直接下滑,帶開協防的塞瑟夫,因此林書豪在接獲藍少甫的handoff回球後,瞬間加速就突破簡廷兆上籃。
而遭遇領航猿的死亡纏繞,鋼鐵人也是運用同樣的概念,藉由掩護創造錯位攻擊的機會。除了使用前述提及的「Fist」,鋼鐵人也多次發動「Pistol」,安排林書豪在單邊執行Side P&R,打點領航猿的長人群。
由於領航猿常常從林書豪在後場持球,就展開近身壓迫,所以鋼鐵人也會在中線,甚至是四分之三場的位置設立擋拆掩護,迫使對方擴大防守圈。像是下方影片這個回合,藍少甫提前的掩護,使得領航員中鋒沃許本(Jason Washburn)必須換防面對林書豪,在速度處於劣勢的情況下,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
回顧三月初,當林書豪遭遇新北國王口香糖式盯人防守,光是要接到球就相當困難。相較之下,近幾場比賽,無論是林書豪還是鋼鐵人教練團,都在破解對方的防守對策上改善許多。
即便林書豪被對方黏得很緊,而被排除半場陣地戰外,鋼鐵人球的流動也不至於完全停滯。尤其是近期主要負責控球任務的悟空(Gokul Natesan),展現出被低估的組織能力,切入分球算是偶有佳作,不難看出鋼鐵人團隊的成長與質變。
單場15助攻刷新紀錄 與隊友間化學效應漸入佳境
值得注意的另一大焦點,則是林書豪驚人的助攻秀。加入PLG首戰就繳出追平聯盟紀錄的13次助攻,相隔一個多月的時間便刷新紀錄。截至目前為止,林書豪本季場均7.88次助攻,要不是出賽場次不足,早已空降聯盟助攻王寶座。
林書豪締造聯盟助攻新猷,象徵著他和鋼鐵人團隊的化學效應漸入佳境。除了原本就很擅長的快攻推進,林書豪和新洋將溫德(Wendell Lewis)之間的配合也更為融洽。3月19日兩人初次聯手時,林書豪和溫德並沒有為彼此傳出任何一次助攻。相隔一週,同樣是對決領航猿,溫德的7顆進球當中,就有超過半數是仰賴林書豪的助攻。
透過練球與比賽的磨合,看得出兩人越來越熟悉彼此的球風,特別是在P&R的默契配合,雖然還不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但確實有相當顯著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