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4/09

爆發是否等價? Austin Reaves的湖人難題

如果你是湖人球迷,先深呼吸,目前球隊的感覺對你們來說應該非常熟悉,一名選秀落選的後衛成了關鍵角色球員。在陣中其他主力受傷缺賽時,甚至頂上成為接近王牌的存在,Austin Reaves橫空出世也讓湖人接近失敗的球季得以延續...

如果你是湖人球迷,先深呼吸,目前球隊的感覺對你們來說應該非常熟悉,一名選秀落選的後衛成了關鍵角色球員。在陣中其他主力受傷缺賽時,甚至頂上成為接近王牌的存在,Austin Reaves橫空出世也讓湖人接近失敗的球季得以延續。

而在過程中,Reaves也正在為自己爭取更好的薪資條件。湖人在兩年前放走了Alex Caruso,但好消息是,Reaves還是受限制自由球員,可以匹配任何球隊的報價,湖人還有主動權來留下他。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直到幾週前,這對於湖人還是CP值非常高的計畫。如果湖人更精打細算,他們可以用接近底薪的價碼跟Reaves簽下兩年左右的合約。然而,湖人讓他在2023年成為受限制自由球員打的算盤是可以用早鳥權再多留Reaves兩年,根據Spotrac編輯Keith Smith的計算,大約會是4年5100萬,最後一年的薪資會是1410萬,這數字可能比現在的估值還要低。

換句話說,留下一名成熟的24歲後衛4年,且他沒有重大傷病史,加上之後的薪資環境可能會有明顯的成長,這對湖人來說會是非常划算的操作。

不過球員的想法和球隊卻並不一定一致,Reaves和Caruso之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他們對於湖人來說並非最引人注意的球員,但上了場卻有相當的影響力,Reaves偏向進攻,Caruso偏向防守。Reaves和Caruso進步曲線和背景有幾乎一樣,選秀落選、得到機會後抓住機會穩定成長,之後更是一樣主力受傷穩定上場後爆發,有機會爭取高薪。

照片來源:Getty Images

然而最近幾週劇情有了急遽的變化,Reaves的表現超過了一般等級的角色球員,儘管要討論他是否能成為明星球員還為時尚早,但Reaves的高效率和數據已經開始能比肩頂級後衛。在3月20日對上魔術的比賽,Reaves單場拿下35分幫助球隊戰術魔術,下一場對上太陽也能下25分、11助攻,幫助湖人保住急需的勝場。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從湖人交易Russell Westbrook,Reaves的場均得分超過15分,並有將近60-45-80的投籃三圍,這種投籃效率過去不曾發生在場均得分僅有15分的球員身上。整個三月Reaves總計94次的罰球比DeMar DeRozan、James Harden和Trae Young都還要多,而後三位不僅是先發主力,更是聯盟著名的明星球員。

湖人目前持續重注壓在LeBron James上現階段並沒有問題,但這終究不會是長期解。James已經37歲,下季將會是生涯第19季,且他的身體總有一天會開始出現退化,可能是一年內,也可能還有三年,但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永遠維持高水準。然而湖人仍需要贏球,James不可能永遠扛起球隊,湖人依舊需要找到下一個明燈,當然Anthony Davis目前仍是最佳人選,但Austin Reaves也開始步入討論之中。

因此情況開始變得複雜,儘管湖人擁有早鳥權(可提供1.05倍的薪資),但其他球隊沒有這種限制,只要擁有足夠的薪資空空間,他們可以在湖人能提供的5100萬的基礎合約中再多加2900萬,因此最高能來到4年8000萬的合約。

不過湖人球迷也先不用緊張,這不代表湖人沒有手段能留住Reaves。根據NBA的規則中還有一招,但這招是有風險的。2002年,巫師隊利用他們的薪資空間,向同樣是受限制的自由球員Gilbert Arenas開了一張6年6000萬的合約,這張合約也遠超過Gilbert Arenas母隊勇士的早鳥權,這意味他們無法匹配這張合約,只能眼睜睜看著Arenas加入巫師並成為明星球員。之後NBA為確保不會在這種情況,打造了Gilbert Arenas條款。

請繼續往下閱讀

諸如Reaves受到Gilbert Arenas條款的限制,在新合約的第一年無法獲得比中產合約例外還要多的薪資,代表第二年的薪水只會增加5%,但第三和四年就能達到薪水的最高點。想搶Reaves的球隊能利用薪資空間,把四年的平均年薪當作每年的薪資上限,然而湖人沒有薪資空間,因此會被困在這種合約結構中。

以下是Smith預測在Gilbert Arenas條款下Reaves能得到4年8000萬的合約結構:

有些人會覺得至少相較於給Reaves一張平均2000萬美元的合約,會覺得這種薪資結構對湖人的財務規劃是有利的。目前湖人的薪資結構已經超越上限,這代表必須要重新簽下自己的球員,並在第四個賽季支付奢侈稅,而這也將會讓球團面臨重複繳稅的問題,因此妥善規劃明年的薪資規劃將會是至關重要的任務。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