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明顯地,棒球賽事在這些綜合性賽事的能見度相對性較低,歐洲體系主導的世大運更是少得可憐,過往十屆比賽只有二屆將棒球運動列入選辦項目,雖說歷屆亞運仍將棒球列為選辦項目,但是包括日本及台灣都已將亞運列為所謂的非一級賽事,也就是派出業餘球員為主的陣容參賽,套句先人常用的話,「人重自重者」,既然這些職棒聯盟不重視這些賽事,主辦亞奧會及承辦城市應該也不會太在意這個運動,當然,棒球運動也減少了在這些國家更多的曝光機會。值得一提的是,奪牌隊伍永遠是台日韓三國,其餘參賽隊伍似乎都是跑龍套。
除了在三大國際賽事站穩腳步之外,韓國同時政府陸續成立專責機構持續推動跆拳道,如在1970初期誕生的國技院,亦稱為世界跆拳道總部,負責跆拳道的全球推廣、研究與發展、人才和教練培訓等,進入21世紀之後,又成立跆拳道推廣基金會,目的就要持續發揚韓國的跆拳道優勢,包括在2006年訂定9月4日為全球跆拳道日, 2014年造價6億美金的跆拳道園區落成之後,順勢接手其管理工作,成為展現跆拳道特色的重要據點。另外,跆拳道和平大使團則在2008年成立,目的是到全球各地進行跆拳道的推廣以及韓國文化推廣[11]。
資料顯示近幾屆經典賽的關注度都有所突破,包括現場觀賽或是轉播收看人數,但只能說經典賽有其新鮮感,成長空間相對性較大,但相較於其他主流賽事仍有很大差距,事實上,棒球運動職業化雖超過150年,其觀賞價值非常豐富、產業鏈也非常完整,但幾個職業棒球運動聯盟都以自身賽事為主,一直無法融入國際體系,特別是奧運會,使得棒球在許多國家成為非主流運動,全球化腳步緩慢,甚至受到其他運動擠壓。
相對於韓國在跆拳道運動的推廣,不僅擴大各地基層人口、積極與國際賽事接軌,亦有專責機構協助研發、人才訓練及全球推廣等,全球化成效卓著,毫無疑問地,棒球運動主事者需要有宏觀的視野,棒球運動才會在各地百花齊放。
參考文獻
[1] https://ustvdb.com/networks/fs1/shows/world-baseball-classic/
[2] https://www.japantimes.co.jp/news/2023/03/23/national/wbc-fans-merchandise-stadiums/
[3] https://www.baseballamerica.com/stories/world-baseball-classic-set-records-for-attendance-ratings/
[5] https://sports.ltn.com.tw/news/paper/1572801
[6] https://www.statista.com/topics/2113/sports-on-tv/#topicOverview
[8] https://andscape.com/features/ten-years-ago-the-mitchell-report-rocked-major-league-baseball/
[10] https://udn.com/news/story/10785/7059714
[11] Kim, M., & Zhang, J., (2015). Promoting an Asian Sport to the World: The Case of Taekwondo. 192-204. Doi: 10.4018/978-1-4666-7527-8. ch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