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即使上賽季的驚奇之旅遺憾落幕,但外界仍很看好整體陣容年輕且具潛力的曼斐斯灰熊,雖然本季經歷過一波驚濤駭浪,可是韌性足夠的灰熊本季仍能錄得51勝31負的戰績,再次以西區第二種子躋身季後賽,而且季末的火熱狀態和連勝都證明灰熊有望再次在季後賽扮演冠軍覬覦者的角色,而充滿鬥心的灰熊球員相信亦會傾盡120%的力量,不讓機會再次白白溜走。
球隊優點
穩固的防守
自最佳防守球員熱門人選Jaren Jackson Jr於12月傷癒復出後,灰熊就連續三個月單月打出聯盟前三的防守效率值,並把季初曾處於墊底的防守效率拉至完季時的聯盟第三,除了Jackson的超凡表現外,恢復健康的Dillon Brooks和更熟習體系的Steven Adams分別能為球隊的第一線和最後一線防守注入能量。
主教練Taylor Jenkins打造出的防守體系功不可沒,內縮防線封鎖中路的防守策略有效限制了對方最簡單的得分方式,本季灰熊的禁區失分和限制對手總命中率分別位列聯盟第五和第一;同時在外線保護上本季也透過更好的防守輪轉彌補策略上的缺陷,能把對方三分命中率壓至35.5%,是聯盟第九的前段班成績,讓灰熊在有效封鎖內線下仍能同時兼顧外線平衡。
而且Jaren Jackson Jr的大範圍協防護框完善了整個體系,頻頻放空貧攻的對手進一步封鎖禁區,Jackson全面的防守能力亦讓灰熊的調度更具靈活性,有資本視乎場上實際情況更換防守策略的灰熊將會擁有可靠的防守穩定性,並成為7場4勝制的系列賽的最大優勢。
可靠的陣容深度
對於近年經歷過大大小小傷病潮的灰熊來說,主力球員的缺陣對教練團和陣中球員來說已經是司空見慣,灰熊亦多次藉此展示出其優秀的陣容深度,比如進攻端的運轉核心Steven Adams本季缺陣超過3個月,但灰熊最終仍從其他方面切入解決問題,造就出季末的連勝站穩西區第二。
陣中擁有不同屬性的可用之兵會是季後賽中的一大優勢,不論是球員低迷還是針對性變陣甚至傷病來襲,灰熊都有能力隨機應變,類似先例有上季季後賽Desmond Bane在首輪火力支援被灰狼封鎖住的Ja Morant、以及Ziaire Williams在次輪以更好的身高臂展取代De’Anthony Melton防守Stephen Curry。
在這季球隊實力相較平均、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優秀的陣容深度會是能讓灰熊在風雲變色的季後賽中仍然能一直保有力拼資本的關鍵。
進攻容錯率的提升
小細節決定比賽成敗的定律在犯錯空間微小的季後賽中尤其管用,本季灰熊繼續以出色的爭取球權表現,為自己提供更多進攻上的容錯空間,當中場均進攻籃板、抄截和封阻數都位列聯盟前四,這為灰熊帶來了更多進攻回合;加上失誤的控制和積極在攻守轉換提速,讓灰熊的場均Field Goals出手數+罰球出手數僅輸給奧克拉荷馬雷霆,可見灰熊能透過球權來彌補相對平庸的投籃表現,維繫球隊的整體進攻效率。
教練的突破
經歷過多年的經驗及上季季後賽的洗禮,主教練Taylor Jenkins終於再次展現出突破性的進步,首當其衝的是學會整合每一位球員的威脅從而昇華球隊的整體進攻,例如為Desmond Bane設更多的無球戰術激活這位第二進攻點的能力、為Jaren Jackson Jr創造第一拍在禁區直接得分的機會,解決以往缺乏突破點的問題以激活整個團隊進攻的成效。此外在明星賽後,Taylor Jenkins亦明顯有策劃更多的針對性賽前部署,不再像過往一樣無論甚麼風格的對手都堅持同一套打法,反倒是設法讓對方的進攻主力打得綁手綁腳。
嘗試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並限制對方的優勢是季後賽中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環節,有別於過往兩年強行透過硬實力維持競爭力,本季的灰熊或許能秀出更多的花樣,從而把球隊的競爭力帶到另一個層次。
球隊缺點
外圍投射
對於以禁區得分為進攻主軸的灰熊來說,場上空間擁擠的問題一直都十分困擾,即使灰熊本季的外圍投射意願有所提升,場均出手34.2球下能命中12球三分球,由上季位列聯盟第23名一舉上升至本季的第11名,為的就是讓對手需要對灰熊的外圍有更多的關注,從而解放內線進攻的空間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