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4/15

《NBA附加賽》雷霆驚奇之旅終於畫下句點 難以跨越的灰狼雙塔與SGA必修的球星學分

團隊平均年齡22.8歲,不只是本季聯盟最年輕的球隊,也是NBA史上第二年輕的球隊,在前天客場擊敗鵜鶘,成為史上第二支於附加賽獲勝的分區第十名球隊後,今天面對灰狼的附加賽,終究敗下陣來,沒能續寫驚奇。

作者:EdotTdot_4

雷霆的驚奇旅程在今天畫下句點。團隊平均年齡22.8歲,不只是本季聯盟最年輕的球隊,也是NBA史上第二年輕的球隊,在前天客場擊敗鵜鶘,成為史上第二支於附加賽獲勝的分區第十名球隊後,今天面對灰狼的附加賽,終究敗下陣來,沒能續寫驚奇。

儘管上半場打完,雷霆處於10分落後,仍有不少人期待雷霆有機會翻盤。根據ESPN Stats & Info數據顯示,雷霆是本季共有17場比賽落後達雙位數、最終完成逆轉的比賽,高居聯盟第二;灰狼則出現19次領先雙位數、卻把到手的勝利搞砸的窘境,並列聯盟最多。不過經驗和身材略勝一籌的灰狼,下半場穩住陣腳,終場以25分之差獲勝,奪下西區最後一張季後賽門票。

請繼續往下閱讀

 

灰狼雙塔連袂出擊 痛擊雷霆孱弱禁區

毋庸質疑,灰狼勝出的主因在於顯著的禁區優勢。上一戰遭到禁賽的Rudy Gobert歸隊,與Karl-Anthony Towns(以下簡稱KAT)雙塔搭檔聯袂出擊,相較之下,雷霆採用四小一大的先發陣型,身高最高的Jaylin Williams只有206公分。

灰狼從開賽就打定主意強攻禁區,不斷將球餵給KAT低位單打,或是由Mike Conley發動與Gobert的擋拆搭配,面對到雷霆的四小一大,很容易就形成錯位打點的機會。KAT全方位的攻擊技巧,是灰狼難以阻擋的原因之一。即便雷霆防守圈內縮、在前deny,試圖阻攔灰狼長人接球,但KAT還是能到弧頂或高位持球,面框發動攻擊,或是和Gobert進行高低位中鋒配合,令雷霆防不勝防。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數據面看來,雖然雙方籃板數落差不大,甚至雷霆團隊的進攻籃板還優於對手,但其餘一切有關禁區攻擊的數據,大多由灰狼占上風,包含禁區得分(58比30)、油漆區命中率(60.4%比38.5%)。雷霆的禁區防線,幾乎可用潰堤來形容。

 

內線人手短缺、快攻遭遇瓶頸 難以制衡雙塔成雷霆敗因

事實上,雷霆的禁區防守一直以來都不是特別突出。前一場附加賽交手鵜鶘,同樣沒能有效限制Brandon Ingram和Jonas Valančiūnas在禁區取分,鵜鶘團隊在籃下的命中率超過77%。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該役雷霆的兩大持球點Josh Giddey和Shai Gilgeous-Alexander(以下簡稱SGA),都有辦法突破至籃下,兩人合計命中率57.7%(26投15中),仍可助隊和對手相抗衡。反觀此戰只有22.7%(22投5中)。尤其此役SGA禁區命中率21%,寫下個人一年多來最差表現

而在SGA與Giddey發揮不如預期的情況下,凸顯雷霆缺乏其他有效禁區取分手段的罩門。對位灰狼雙塔,主要輪替長人Jaylin Williams、Dario Saric也討不太到便宜。雷霆下半場死馬當活馬醫,一度讓搖擺人Luguentz Dort擔任四號位,以他作為P&R的Rollman,不過受限於身材,Dort只有挨火鍋的份。

面臨如此困境,雷霆當然沒有坐以待斃。根據官網數據統計,主打雙塔的灰狼,回防速度較慢,例行賽場均被對手透過攻守轉換得到22.6分,位居聯盟倒數第八。這場比賽前段,雷霆曾嘗試加快進攻節奏,發動更多的攻守轉換或Early Offense,一開始也收到不錯的效果。但灰狼在經過教練團提點後,從第二節起回防態度加倍積極,最終反倒還在快攻得分方面,以9比8勝過雷霆。

此外,這場比賽雷霆團隊三分命中率32.5%,亦低於賽季平均(35.6%)。在殺不進內線、外圍投籃陷入瓶頸、快攻也被封鎖的狀況下,實在難以對抗擁有雙塔的灰狼。

 

例行賽光榮成就背後 SGA必修的球星學分

SGA本季打出破繭而出的表現,場均31.4分4.8籃板5.5助攻1.6抄截,平均得分和抄截皆為聯盟第四、罰球總命中數和得分30+的場次更高居聯盟之冠,還入選生涯首次全明星賽,也是年度最佳進步獎的熱門人選。更可怕的是,他的場均三分命中數不到1顆,場均得分竟能突破30大關,上一位達成這項成就的後衛名叫Michael Jordan

身為雷霆進攻核心,理所當然是對方的防守重點。前一場附加賽,SGA在上半場就被鵜鶘Herbert Jones和Josh Richardson嚴防,10投僅3中,但他在下半場及時復活,個人獨拿25分,率隊勝出。可惜在今天的關鍵戰役,他沒能再次上演復活好戲。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