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季後賽絕緣體的國王,相比過去10年打進8次季後賽並獲得其中四屆冠軍的勇士,大賽經驗猶如天壤之別,但要比球季穩定度還是國王略勝一籌,本季金州勇士球員陣容參差不齊,再加上陣容傷兵與大小事件頻繁,使得比賽內容上限與下限都是聯盟之最,上限能打贏公鹿與塞爾提克,下限連活塞都打不贏,所以本系列賽會是相當有趣的對戰組合,到底是大賽經驗重要,還是球季穩定度重要,很快能從系列賽結果得知。
國王本季高達116的防守效率要從後面數過來比較快,除了進階數據,國王大多都是進攻優於防守的球員陣容,更加佐證本季國王是一支進攻優於防守的球隊,當國王在休賽季找來以防守聞名的總教練Mike Brown,原以為Brown能化腐朽為神奇,就像上賽季把勇士防守帶到聯盟頂尖那般同樣對國王施加魔法,結果卻是助理教練團負責的進攻端成為聯盟第一,國王本季高達118.6的進攻效率,刷新了大進攻時代的紀錄,成為歷史上進攻效率最高的球隊,即使進攻不是由Mike Brown負責,但Brown依舊會負責球員陣容輪替、場邊臨機應變以及場上攻防細節的要求,這些是在同樣打Motion體系的勇士,擔任多年首席助教的Mike Brown完全能夠勝任且付出的,這也讓國王防守效率不佳,但整體防守紀律與用心程度,比起過去還是有明顯成長,但無奈於隊上沒有一個普遍評價能被叫做「防守大鎖」的球員,Davion Mitchell或許可以,但進攻端的短版與機體劣勢,終究難成關鍵。
簡單來說,國王本季就是以強大的進攻去掩蓋相對弱勢的防守,而整套國王進攻體系的核心人物,無庸置疑是中鋒Sabonis,即使打法不像Jokic,但是對國王全隊來說,Sabonis就如同金塊的Jokic般重要。Saboins一直是手遞手與無球掩護的佼佼者,不論是在溜馬還是國王,在高位透過手遞手或掩護幫助球隊製造得分的畫面屢見不鮮,但不同於溜馬,Sabonis在國王有個很明顯的變化,那就是Cut的頻率已經超越擋拆頻率,這就代表著國王沒那麼常打擋拆,反而更徹底地依賴Sabonis在高位持球的創造力,這也造成Sabonis最常得分手段不是Pick&Roll man,而是Cut,空切。
據我觀察,如果不是執行由後衛持球、長人上掩護的正統擋拆後Rollin,而是透過由長人持球的手遞手或無球掩護後的切入,都會被算在Cut次數,所以國王最主要的進攻體系就是圍繞在Sabonis強大的球商、掩護品質與傳球視野,再搭配Huerter、Monk、Murray等一票射手,順利的話第一拍就能直接出手,如果不順利還能透過傳切製造多打少,找到外圍的定點接應射手。
不過只有1套進攻體系是成為不了聯盟第一的,最終讓國王進攻端能更上層樓的關鍵,無庸置疑是本季進攻端大躍進的De'Aaron Fox,Fox的三分球雖然還是不及格,但是在三分線內的所有投射數據皆是聯盟頂尖,甚至能跟Stephen Curry平起平坐。
很多人說國王和勇士的進攻體系很像,但就我看來只像一半而已,最大的差異是國王沒那麼常讓射手跑無球繞掩護,取而代之的是讓射手群跑向Sabonis打手遞手,靠著Sabonis的掩護品質與傳球拉扯防線,不難發現當Sabonis在高低位持球時,其他隊友像勇士那樣互相跑動與掩護製造空檔的頻率不高,假如如果是在勇士,當Draymond或Looney在高低位持球時,其他人二話不說就得開始跑動找空檔出手,但這其實跟持球長人技能組有關係,畢竟Sabonis是有得分能力的,所以國王有本錢能打得更簡單,更依靠Sabonis的牽制力來拉扯防線,不用像勇士那樣打得這麼複雜,但反過來說,勇士一但跑動起來,牽扯到的防線會比國王更加全面和廣泛。
更明白地說,國王的動態進攻算是建立在Sabonis一人身上,假如沒有Sabonis,國王的Motion體系也發揮不了,但勇士的動態進攻並不是圍繞在特定球員身上,而是場上五人一起運轉的,即使少了Draymond會降低強度,但是只要有跑動後衛群和熟悉掩護的鋒線或長人,勇士體系依舊能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