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兄弟今年理所當然喊出三連霸口號,卻打出讓球迷極為擔憂的成績,雖不至於一勝難求,然而整體狀況起伏不定且問題重重。
德保拉依舊開季慢熱,象魔力開刀缺陣,牛棚難有安定感,打線缺乏得分效率加上部分主力低迷,等等問題都讓這支勁旅的重返三連霸榮耀之路崎嶇難行。
當球隊不順遂時,表示一定有成員表現不佳,而此時便是二軍選手的機會,能否把握機會成功卡位,不單是影響選手個人,也將會牽動球隊表現。
本篇將以我個人的觀點,試著點出已在二軍培育了一段時間可以藉機增加能見度,甚至上位的球員。
投手:陳柏豪、黃弘毅
陳柏豪近年始終無法長期站穩一軍,比較處於在一二軍沉浮的狀態,而去年下半季一改過往牛棚定位,成功幫助球隊解決當時的輪值問題,尤其在8月16、23、30的連三次先發皆吃滿7局並拿下2勝1敗,證明自己能夠扛起先發。
若根據今年2月4日ETtoday的報導,陳柏豪在春訓就是朝著先發定位去準備,目前在二軍出賽也確實有拉長投球局數並嘗試先發。4月25日面對富邦二軍繳出4局失1分的成績,雖然帳面上可圈可點,但二軍總教練林明憲也有點出現階段陳柏豪需面對的課題,這部分可參照漁夫二軍戰報。
比起去年急就章的頂替,今年則有更充分的準備,倘若一軍目前輪值的土投出狀況,那便是陳柏豪的機會了。
黃弘毅自2019年入隊以來,尚未迎來一軍登板的機會,過去在二軍先發、後援都有嘗試過,表現上差強人意,去年底按照球隊規劃前往澳職磨練,從帳面上成績上來看失分過高,控球老毛病仍需改善,僅出賽4場共5局的投球,但失分數高達10分,WHIP更是嚇死人的3.00。
今年一軍的中繼是由一票右投扛起,表現起伏不定,同樣前往澳職的王奕凱獲得升上一軍的機會,結果僅0.1局就丟了4分,隨即在隔天遭到下放,未能把握得來不易的登板機會。
不過就目前在二軍出賽的情況來看,黃弘毅算是有進入狀況,截至4月27日,雖有一敗也拿下2個中繼,5局投球僅有1分責失,之後若能降低四壞的問題,或許有機會在今年迎來一軍機會。
捕手:林吳晉瑋
老實說,捕手這位置跳過不談也可以,畢竟從開季至今的用人不難看出大部分的蹲捕局數都是由福來喜扛下,連高宇杰的替補機會都很少了,何況是二軍這些新人,恐怕只會更難有機會。
不過捕手終究是個相當耗體力的位置,再怎麼倚賴單一位選手,也還是需要輪替來降低疲勞,然而高宇杰不確定是否受到經典賽影響,開季狀況不是太好,幾次的代打表現也不佳,假使長久未見改善是有下放的可能性,那此時便是林吳晉瑋的機會了。
若能在後續實戰中拿出良好的攻擊表現,屆時一軍打線若有換人空間,那二軍中打擊表現好的球員就有機會被注意到。當然,前提還是他的表現要好到不容忽視,目前雖然獲得不少上場機會,打擊卻不突出,即便樣本數還小卻大意不得。
此外也要能快速跟一軍投手磨合,至少坐鎮本壘要能給人一定程度的安心感,教練團才有信心使用,否則寧可讓他在二軍累積出賽,屆時又只能蹲滿整季了。
內野:張仁瑋
自從熱身賽以來張仁瑋就經常被球迷間提起,比起剛加入時,打擊能力明顯進步不少,防守上也透過轉播讓大家注意到,原來除了江坤宇之外還有另一位優秀的游擊手正在二軍養成。
而今年二軍開季至今,張仁瑋的打擊手感更是火燙到不行,截至4月27日前,36個打數中有16支安打,打擊三圍是恐怖的4/5/4,這樣的好表現或許會讓有些人覺得他已經算養起來了,若在別隊去恐怕足以搶一軍先發了,只是中信無法給他一軍位置。
真的是這樣嗎?
不妨可以拿他跟同時期的江坤宇來比看看。在江坤宇進入職棒第二年(2019年)也是第一個完整賽季時,出賽63場,在191個打數中,打擊率、上壘率皆在3成以上,長打率更是意外的高達0.450;張仁瑋是2021年季中選秀後入隊,2022是第一個完整賽季,60場出賽148個打數中繳出0.257打擊率、0.325上壘率,長打率則逼近四成為0.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