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連串曲折離奇的歷程,球迷等待許久,被視為「有生之年系列」的台北大巨蛋,總算看見完工啟用的曙光。從90年代某場中職賽事因雨延宕,球迷高喊「我們要巨蛋」開始,隨後眾人心想過沒多久就能踏進舒適的圓頂建築享受美好時光,而興高采烈的拆了老台北球場。然而命運捉弄之下,這一盼竟二十多年過去,期間不論中職還是整個台灣社會,都經歷了滿大的變化。台北球場拆除留下的空地,也早已搖身一變成為小巨蛋所在,被奉為流行娛樂的最高殿堂(雖然小巨蛋本質上是體育館就是了)。只有大巨蛋的夢想,遲遲沒有實現。
所幸縱使物換星移,球迷的熱情依舊存在。雖然這顆具有指標性意義的蛋曾引發不少爭議,十分令人擔心到底能不能孵出來,但隨著施工進入最後階段,還是讓許多球迷不禁期待在此觀賞中職,甚至見證MLB海外賽和國際賽事降臨此處的那一刻。
然而從內部搶先曝光的畫面來看,座椅顏色過淺可能吃球、大螢幕尺寸不夠大,再加上以近年中職經營趨勢而言至關重要的啦啦隊應援區,乍看之下竟沒有明顯的空間配置,可能無法容下龐大的女孩陣容。雖然後續遠雄一一澄清回應,仍讓原本設計上頗引發疑慮的大巨蛋,又再蒙上一層陰影。尤其想到去年經歷整修而重新啟用,卻連環出包的新竹球場,更不免讓人擔心大巨蛋是否也埋著什麼大秘寶,要等到正式投入賽事辦理時,暗藏的地雷才會一一引爆。

回想大巨蛋拍板定案,根基於原松山菸廠廠區之時,或許就為往後的爭端種下了禍因。松山菸廠裁撤遺留下來的建築物未遭到拆除,反而因其象徵臺灣菸草業發展的歷史意義,獲得市定古蹟身分並被保留下來。所以大巨蛋施工首先備受關注的部分,就是一旁菸廠古蹟的維護是否受到影響。不幸的是,大巨蛋的施工機具雖然沒有直接對古蹟造成破壞,但伴隨的劇烈晃動卻讓菸廠廠房和煙囪不堪負荷而開始傾斜,廠房內從地板到天花板也出現多道裂痕。
大巨蛋另一項爭議點,則涉及環保議題 。原松山菸廠廠區有不少範圍因未經過高度的人為開發,形成了豐富的自然景觀。自大巨蛋選定於松山菸廠興建後,許多擔憂園區內生態遭到毀滅的環保人士,不斷抗議大巨蛋的建設,並提出設立「松菸公園」的訴求期望取而代之。之後由於大巨蛋與捷運國父紀念館站之間建設連通道,預計會讓需要移除的樹木增加,更使得護樹團體忍無可忍,而採取更激烈的抗爭手段。
大巨蛋各個出入口、樓梯與救護通道的建置,無論是應付一般情況下的進出場,還是面對火災等緊急情況,到底能不能有效率的消化人潮,也不時受到質疑。近日台北捷運聲稱大巨蛋一小時內能完成散場,又遭到質疑過於樂觀。倘若上萬名觀眾滿懷期待實際前往觀賞球賽或各種藝文活動,卻因動線規劃問題造成體驗感受不佳,印象分數大打折扣,那也實在可惜了一座現代化的場地。
此外大巨蛋還有附屬商場面積、屋頂造型(不得不說,鳥瞰下來真的很像馬桶)等爭議,罄竹難書。大巨蛋實在是命運多舛,以致於後來幾次登上政治新聞版面,竟已讓人麻木不仁。這也是為什麼歷經風風雨雨的大巨蛋,如今居然能夠走到接近開幕的一步,格外的振奮人心。

大巨蛋不僅是在多雨的台灣,讓球賽克服氣候干擾的希望,更承載了透過現代化設施的興建,帶動運動風氣與週邊產業發展的心願。走過遍布荊棘的路程後,這座台灣首創的室內棒球場,總算來到最後關頭,只要接下來確實驗收、測試有合格的表現,那麼軟硬體設備正式投入運作的景況,想必就不會令人失望了。
soracsu
味全都已經投注在天母和新竹雙主場了(這是聰明且投報比高的好做法),不太可能再花大錢進駐巨蛋。有能力與意願進駐巨蛋的球團,個人認為中信和富邦才比較可能,尤其是中信,該是時候兌現當初接手兄弟時,將球隊留在台北的承諾了(畢竟台中炒地皮計畫已經成功,該回球迷大本營台北了),不論是中信單獨承租或是與富邦一起經營,這兩隊才是巨蛋比較可能的承租方,屆時中信台北台中雙主場,富邦台北新莊雙主場,這是個人比較相信的結果。
a.sam803
說真的,中信+味全我覺得更有可能,畢竟新竹破局的機率應該蠻大的...富邦嘛....我想這兩隊不太可能願意共同合租,從富邦把新莊攔胡開始,到不給中信加入P+...目前兩邊應該是有些芥蒂的...
伊莫
把球隊留在台北的承諾,居然還有人記得啊~
林裕雄
實話說,撇開政治因素,你要讓民間BOT,也要給人賺錢的空間吧,不然當初為什麼政府不自己花錢蓋,現在不是一堆錢,什麼前瞻8千多億,夠蓋幾個巨蛋了???
然後為了搞政敵,什麼樣的阻撓手段都拿出來了,大家忘了機捷嗎??某人上任後就突然能通車了.....真的是W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