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區季後賽第二輪,金塊和太陽系列賽G1,雙方開局打得有來有往,但金塊在第二節打出一波30比12的攻勢,建立雙位數領先。下半場金塊仍是占上風的一方,甚至在第四節一度將分差擴大至25分之多,早早將比賽定調,由金塊取得系列賽的開門紅。
金塊戰略對症下藥 Durant、Booker掉入陷阱
金塊此戰表現最優異之處,在於團隊防守策略對症下藥。由於太陽的球權主要集中在Kevin Durant和Devin Booker身上,金塊便針對他們的盤球時間極長的特點,設定相對應的陷阱,藉此阻撓太陽雙箭頭,使太陽戰術運作陷入瓶頸。
雖然金塊陣中找不到一名兼具身材和機動性的防守者,足以單防Durant,但金塊善用協防,藉此削弱Durant的切入破壞力。當Durant從弧頂持球發動,金塊團隊會縮小防守圈,轉變為類區域的防守佈陣,透過一線的干擾和二線的補位,打亂他的進攻節奏。此戰Durant只傳出一次助攻,卻發生全隊最多的7次失誤。
至於面對今年季後賽得分兩度突破40大關的Booker,金塊同樣也有備而來。Booker季後賽執行擋拆的比率佔整體進攻的33%,而且他在季後賽P&R Ball Handler的場均得分8.8分,能排進聯盟前十名。
針對Booker倚賴的擋拆,金塊準備了兩套防守策略。當Jokić在場上時,金塊會採取Blitz的策略,將他往邊線驅趕,迫使其傳球,保護Jokić不被錯位打點;而當Jokić下場後,因為無論哪位前鋒和Booker對位,都具有身材優勢,因此金塊透過無限換防搭配包夾驅趕,限制Booker的發揮。
Murray進攻慾望強烈 Ayton防守過於消極
金塊此戰進攻端發揮十分出色,全隊六人得分上雙,其中先發控衛Jamal Murray攻下全場最高的34分、外帶六記三分命中。雖然說Nikola Jokić才是金塊的進攻中樞,不過此戰Murray打得十分主動。金塊團隊執行的戰術,包括Flex、Horns Flare或P&R,Murray幾乎都是進攻的終結點,不難看出他從大傷後復出,亟欲證明自我的決心。
至於Jokić也繳出24分19籃板5助攻的「準雙二十」。面對太陽的長人群,Jokić打得輕鬆寫意,太陽幾乎沒有任何一名中鋒能夠有效限制他。Bismack Biyombo身材過於矮小,Jock Landale則是噸位不如Jokić。
先發中鋒Deandre Ayton,或許是太陽陣中唯一硬體條件能和Jokić抗衡的球員,但Ayton的經驗和防守技巧,完全和Jokić不再同一個檔次,此戰很早就陷入犯規麻煩。更根本的問題是Ayton競爭態度過於消極,不斷被Jokic予取予求。Jokic光是一個人就搶下8顆進攻籃板,跟太陽全隊一樣多。
可用之兵都被冰 太陽調度保守的原因
此戰雙方的人員調度都偏保守,在進入垃圾時間以前,兩隊幾乎都只用了7至8人應戰,但落敗的太陽,總教練Monty Williams受到外界更嚴厲的批評,認為他過於仰賴先發主力,並將例行賽表現不差的Cameron Payne、Terrence Ross,冰在板凳上。
Williams教練從首輪交手快艇的系列賽,調度就趨於保守,全隊只有6名球員平均上場達到15分鐘,Durant和Booker場均都出賽超過40分鐘,Paul也高達38分鐘。
Williams教練調度保守的原因,或許是考量到先發與替補戰力落差明顯,既然在先發球員都和對手打得相當辛苦,擔心一旦板凳球員上場,會瞬間陷入劣勢而一瀉千里。
但一場48分鐘的比賽猶如馬拉松,若主力球員上場時間過長,體能在比賽前段大量消耗,效率便會逐漸下滑。決勝關頭太陽疲憊的主力球員,會越來越難以和對手抗衡,而可能在比賽後段陷入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