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5/19

《PLG 籃的觀察》狀元籤到手!但攻城獅須優先解決的夏季課題有哪些?

本該是令獅迷期待的一個賽季,狀態在下半季一落千丈,並且還經歷了不段的傷病潮,再加上球團的錯誤決定,讓攻城獅的結局就是獲得一張狀元籤,只不過他們的夏季課題還需要先好好看待。

作者:LJB

總教練的去留?

林冠綸,是一名不差的教練,但也不能說是一名非常優秀的教練,從上季以例行賽龍頭之姿進入季後賽,最後敗給了有「全力辛」的富邦勇士。「巨塔」終究還是敗給了「小球」,也讓球隊在季中前就決定改變,想透過提高進攻速度和製造多次轉換快攻來執行他們的小球戰術,而留下的洋將們,雖然都符合球隊在執行小球戰術,各自的缺點也讓團隊無法順利磨合。如特壞的三分不穩定、阿提諾的攤手抱怨、班尼特的單節體力,雖然有以上種種因素,但攻城獅在上半季還是保持著一定的競爭力。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只不過那僅僅是在特壞還在球隊時的苟延殘喘,在註冊大限前,球團選擇把當時還能稍微彌補板凳火力不足的主力得分手請走,換來太樂這名「不一定」能夠增強戰力的球員,就結果論而言,這項決策就是錯誤的,更是讓原本只有阿提諾的雙手一攤,在補上太樂後,變成雙人的四手聯攤。從季末的比賽內容來看,林冠綸不只沒辦法在戰術上有更多的變化性,也沒有特定的戰術要在不同的比賽狀況下做使用,最可惜的還是朱雲豪、高國豪等人,兩人都有出色的球感,卻沒有完整的進攻體系來讓他們發揮長才。甚至林冠綸最引以為傲的「雞湯」也沒有辦法滋養球員,本季更是在失去辛巴過後,尋找不到適合球隊的勝利方程式,所以攻城獅本季的失利該由誰來扛下,很有機會是由林冠綸來擔起這個責任。

確立球隊核心

從高國豪簽下五年合約的那一刻就很清楚球隊該環繞著他來建隊,從季初續用辛巴來說,不能算是個最佳選擇,但也算是有把進攻體系環繞在高國豪身上,只是辛巴這種純陣地戰型的中鋒,實在是沒能讓攻城獅在攻守上找到平衡點,即便辛巴這個點幫助其他球員吸引了很多防守注意力,本土球員的得分量還是不足以抗衡其他球隊。從那時球團應該也明白了球隊陣容不能在倚賴辛巴這個點,如此大的轉變不只讓球員難以適應,也讓教練團無所適從,所以在辛巴離隊後的比賽內容有多麼荒腔走板就不多提了。簡單來說辛巴沒有掩蓋本土球員的缺點,而是放大了他們的缺點,這也讓教練團花了一點時間來整合當球隊外線火力不足時,該由誰來主導進攻,不過在那之後高國豪、田浩相繼受傷後,全隊只剩下「特壞」是唯一能夠持球進攻的球員,剛好也只有他能夠操刀關鍵球。對我來說,他就是當時的球隊核心之一,只不過攻城獅最後還是選擇了「太樂」來保護貧弱的禁區,就過程來說,或許球員在逆境中的磨練次數變多了,但就結果論來說絕對不會是個好選擇,也許特壞跟阿提諾的組合能夠幫助他們維持著競爭季後賽名額的行列,仔細想想還是覺得這個決定對攻城獅來說太重要了。不過賽季結束後,也確定有狀元籤了,該怎麼選擇一名即戰力來輔佐高國豪會是這個夏天的選秀課題之一。

板凳深度的下限太低?

40場例行賽,場均總得分為91分僅贏過領航猿的88分,但領航猿晉級了季後賽,同樣晉級季後賽的夢想家也不只多他們1分而已,也因為場均得分數據差不多,所以更要看其他細節,如命中率、命中數、得分方式的佔比。從官網的數據可以看到,攻城獅的場均三分數據為8.35/28.28(29.53%)是唯一一支球隊命中數不到雙位數,同時出手數低於30次的球隊,如果是要以小球戰術為主,那麽三分球會是球隊能否在進攻端如魚得水的關鍵之一,而本土球員只有高國豪、田浩、朱雲豪、李家瑞的三分命中率有在三成以上,其他球員不是出手量不多就是命中率在25-29%徘徊,更別說不到二成的還有兩三名,下半季剛好高國豪、田浩、朱雲豪相繼受傷,板凳能夠倚賴的球員幾乎都沒有三分能力,如曾柏喻、呂其敏、伊波卡、宋宇軒等人都沒有辦法貢獻足以支撐球隊的三分火力,所以導致球隊在落後時,會沒有辦法把比分咬住,此時就會看到阿提諾或太樂想以三分球追分,這種情況出現就會讓雙塔的效益降到最低,沒辦法做到雙人同時護框,只要當下沒有順利得分,不只球權送給對手,就連球賽主導權也會逐漸被對手掌控。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