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5/16

撕掉「大誤」的標籤!前頂尖新秀 Jarred Kelenic 本賽季破繭而出的救贖之路

要說到過去兩季最讓人失望的大物新秀,水手隊的Jarred Kelenic絕對榜上有名。2018年首輪第六順位被大都會選中的Kelenic被視為當年選秀最好的高中打者之一。隔年他就出現在大聯盟官網的百大新秀排行中,並在美國時間2021年5月13日迎來他大聯盟的初登板,但在小聯盟大殺四方的他很快就體會到在大聯盟面對的是完全不同等級的對手...

要說到過去兩季最讓人失望的大物新秀,水手隊的 Jarred Kelenic 絕對榜上有名。

雖然在大聯盟生涯的第二場比賽就繳出單場四支三、包含兩支二壘安打和一支全壘打的優異表現,但隨後 Kelenic 就陷入了嚴重的大低潮,在接下來 75 個打數只有 5 支安打(打擊率.067)並吞下了 24 次三振,其中還一度連續 39 個打數沒安打,還在季中被下放回小聯盟,糟糕的表現不只讓當地球迷大失所望,連他本人都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 2021 年新秀賽季 Kelenic 就有蠻多出賽機會,但在 93 場出賽的 377 個打席裡,只繳出.181/.265/.350、72 的 OPS+、28.1%的三振率和 -1.8 的 WAR,另外打出 14 支全壘打和 43 分打點,完全不是一名備受期待的潛力新秀被預期繳出的成績,也間接讓水手隊失去了睽違將近 20 年重返季後賽的機會。儘管偉大如 Mike Trout 在剛上大聯盟時也只有.220/.281/.390 和 89 的 OPS+,但繳出這樣的表現實在很難讓水手球團及球迷滿意。

2018 年首輪第六順位被大都會選中的 Kelenic,被視為當年選秀最好的高中打者之一。隔年他就出現在大聯盟官網的百大新秀排行中,名列第 56 名。隨後兩年則分別被排在第 11 名及第 4 名,比現今的水手少主 Julio Rodríguez (5)還要前面,所有人都會認同他擁有驚人的天賦和潛力。

在加盟大都會還不到一年的時間,2019 年 Kelenic 成為當時轟動一時的 Robinson Cano 交易案的主菜,和另外幾名小聯盟新秀被當時的總管 Van Wagenen 交易到了西岸的西雅圖,結束了短暫的紐約客生涯。在送走了當初以 10 年 2 億 4000 萬美金簽下的 Cano 後,代表了西雅圖一個時代的終結。雖然 Cano 在這五年間沒能幫助水手隊自 2001 年後再度闖進季後賽,但卻可能幫助西雅圖開啟了另一段更璀璨的紀元。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因疫情錯過了整個 2020 賽季後,水手隊已經等不及將 Kelenic 帶到大聯盟。2021 年在小聯盟 30 場出賽裡繳出 1.016 的 OPS 說明他已經不屬於這個層級,美國時間 2021 年 5 月 13 日 Kelenic 迎來他大聯盟的初登板,但在小聯盟大殺四方的他很快就體會到在大聯盟面對的是完全不同等級的對手。

隔年 Kelenic 陷入更嚴重的撞牆期,僅在大聯盟出賽了 54 場,在 181 個打席裡只繳出.141/.221/.313和 54 的 OPS+,三振率是慘不忍睹的 33.7%,.167 的 BABIP (場內球安打率、該季聯盟平均為.291)更在所有滿 180 個打席的球員中敬陪末座。

此時的水手隊已經處於上升階段,連續兩年拿到 90 勝、並靠著 Cal Raleigh 的再見全壘打終結了二十多年來的季後賽荒,實在沒有太多的時間及空間給 Kelenic 繼續犯錯學習的機會。而同儕 Rodríguez 的快速崛起讓 Kelenic 的處境更加微妙。

請繼續往下閱讀

沒有人會質疑 Kelenic 的天賦,也都了解他需要時間養成,但看著年齡相仿的 J-Rod 已經接下了本該屬於 Kelenic 的下個世代水手隊頭號球星的位置。看著連續兩年打不出實績、且送走了前個世代的當家球星及備受愛戴的終結者才換來的 Kelenic,球迷們心裡想必是五味雜陳。

雖然當時已經有不少媒體在批評當初這筆交易,但就這樣斷定這是筆失敗的投資實在還言之過早。除了 2022 年 Kelenic 在 3A 出賽的 86 場比賽裡繳出了.296/.366/.557、32 支二壘安打和 18 支全壘打、23.2%的三振率和9.9%的保送率的優異成績外。守備端也有大幅的進步,離開中外野後,他的 dWAR 從菜鳥球季非常糟糕的 -1.6 進步到隔年的 0.3,如果打完一整個完整賽季就是 1.0 的 dWAR。

且在球季末時,Kelenic 把握住難得的上場機會,展現了面對大聯盟投手也能穩定產出優異的擊球品質。加上才剛滿 22 歲,比水手農場很多頂尖新秀都還年輕,只要低到不合理的 BABIP 能校正回歸,沒理由不去期待這位還很年輕的前頭號新秀能在下賽季繳出更好的表現。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