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我們也大略找出Syndergaard今年球季三振數變少的原因,雖然整體揮棒率、追打擊球率都有略低一點,但他的球威實在不行,導致好球擊中率略高,且同時還投了更多好球,所以打者還是能夠精準掌握其好球帶內的投球。
三振數減少不是Syndergaard唯一不同的地方,還有一個地方,就是他的被全壘打數。
今年球季,HR/9高達1.39,是生涯新高。或許看起來很恐怖,但他的HR/FB與聯盟平均近乎持平,之所以HR/9看起來很高,跟他的擊球分部有直接關係。
HR/FB用中文來說就是飛球形成全壘打的機率,所以越多飛球,全壘打自然就越多。今年球季,Syndergaard的飛球率高達27.4%,是生涯最高的表現。機靈一點的球迷可能會發現,去年球季他的飛球率其實也沒差多少,全壘打卻少一堆,為甚麼今年HR/9突然變很難看?
因為目前為止,他被拉打的比率也有些微上升。
開季至今,他被打了五支全壘打,有四隻都是效益最高的拉打飛球,針對拉打飛球的好處我早已提過,這是擊球初速最快,飛行距離又偏短的擊球,所以能夠帶來巨大效益。
我們這邊只有抓出全壘打來檢視,但Syndergaard目前的被擊球狀況,也可以解釋為甚麼他的wOBA會高於xwOBA,因為xwOBA並沒有考慮擊球方向,拉打正是會出現wOBA高於xwOBA的擊球策略,所以方才會出現此等問題。
拉打增加可能也跟他的球速減慢有所關連,球速變慢,意味著打者有更多反應時間,擊球點自然能夠更靠前。所以球威不佳不只是打者更好擊中球,打者甚至還可以更隨心所欲決定擊球分布。
此外,他的平飛球率今年也偏高,好消息是,平飛球率通常在大樣本下還是會回歸平均,應該多少能夠降低一些傷害,這也解釋了為甚麼今年球季他的BABIP偏高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Syndergaard今年表現一蹋糊塗,那他是甚麼球種被打爆?
如果純看數據,或許變速球跟卡特球都是問題,但考量到變速球預期數據還可以,又是最能製造揮空的球種,卡特球或許才是罪魁禍首。
根據FanGraphs的Pitch Info,他在2015年有投過0.1%卡特球,我們能把他今年的卡特球視為新武器。
今年球季,他不再投滑球了,而是改投卡特球。筆者猜測,改投卡特球的原因大概是為了要搭配他的主戰伸卡球及變速球。以下這張圖,是Syndergaard的各球種轉軸,其實不難發現,變速球、伸卡球、卡特球的轉軸都很類似。此外,卡特球跟伸卡球雖然轉軸類似,但最後的位移卻是完全不同的方向。相似轉軸、類似球速,截然不同的位移幅度,或許能夠蒙騙打者。
但到目前為止,這顆卡特球實在讓人樂觀不起來。他的卡特球Pitching+(=Stuff++Location+)只有96,在全聯盟54位投30局中排名第30名,這排名很差嗎?是不到很差,大概就是中後段水準,但問題是,這樣一顆品質不怎麼理想的球,卻占了22.3%的使用率,絕對不是太好的配球策略,也難怪會被對手打爆。
但換個角度想,Syndergaard的硬體設備就是如此,今天不用卡特球來掩護,搞不好伸卡球就直接原地爆炸。以Syndergaard目前的狀況來說,實在很難有大反彈的機會。
所以他未來成績會改善嗎?
或許我們現在可以樂觀的說是小樣本,一切都還可以觀察。而且我也說了,他的ERA確實比xERA臃腫許多,可能還包含一些運氣問題。但必須認清,即便有運氣成分,就算樣本拉長他可能連去年的成績都沒有的現實。
Syndergaard目前的問題似乎都難以快速解決,甚至是無法解決。盜壘部分,Smith跟Barnes不可能在一夜之間突然就變成抓盜壘大師,Syndergaard也不太可能一夕改變投球機制,讓跑者不再對他瘋狂發動盜壘,盜壘這部分確實無解。
此外,三振能力不足,導致球打進場內,加上野手守備能力不足難以接捕,造成失分問題,目前看來也是無解。要想要凍結跑者,最好的方法就是三振,但他目前的球速跟球威嘛…應該是不用想了,被上壘後盜壘,因為安打把跑者送回來的情況應該很難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