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 Playoffs》塞爾提克 VS. 七六人 G7──過程中的放棄,被放棄的過程

半場落後僅三分的七六人,卻在一度追平的第三節,展現令人無語的競爭態度。這跟運氣無關,甚至無法拿數據上對Harden不利的Foster或是對綠衫軍有絕對優勢的Lewis作為遮羞布。 也許,球迷們曾以為落幕的過程,時至此刻仍在持續中。

作者:yen76wolfherd

fb - Hei Wong

當看到第二段落,特別強調「這跟運氣無關」時,我就知道這篇文章值得一看了

Steven Hu

或許以現在的Embiid為進攻核心建隊要爭冠是行不通的,在季後賽不能像例行賽用鋒衛搖擺人的動作取分的同時,他也無法提供傳統中鋒的價值,反而成了四不像。

yen76wolfherd

我同意以核心可能行不通的部分,但比起「無法」提供傳統中鋒價值,我更傾向說「不願只」提供傳統中鋒價值。
從防守和掩護品質、順下終結來看,Embiid絕對可以勝任中鋒,只是傳統中鋒恐怕不適合作為核心。

Steven Hu

我認同不願只提供傳統中鋒價值的想法,可能我前面講的太簡略。我認為傳統中鋒的價值其實指的是他們相對其他位置的優勢,在進攻端是進攻籃板跟靠近籃框高效且快速的得分,在防守端則是護框與鞏固籃板。
我覺得Embiid在例行賽放棄了這些他先天體型上的優勢,選擇更多在罰球線前後接球的面框單打,選擇鋒衛搖擺人的打法,但又沒有這種打法所需的單挑打爆防守者,面對包夾快速準確出球的能力。當季後賽他選擇的打法不湊效時,他也無法提供他原本應該要有的價值,最後就是攻防兩端都崩潰。
而就您列出的幾個傳統中鋒的技能,我覺得Embiid其實都不太行,他護框跟籃板都是時好時壞,掩護品質跟順下終結能力都不算優秀,傳統中鋒進攻也不是一定得順下終結,在低位要位或是往籃下打都是可以的。中距離不應該是Embiid的進攻基礎,而應該是加分項。

yen76wolfherd

@Steven Hu 謝謝認真回覆!大部分你的看法我都同意,護框這邊個人持不同意見,但也尊重。
個人肉眼觀察,Embiid在G4、G5的掩護品質是高的,只是腦充血的時候會把這些基本功的優先級別下調,進而影響品質。
所以比起他做不到,我傾向認為是他不想做,也就是心態問題大於技戰力缺陷。
當然這些都很抽象,也只有當事人才知道自己在想啥,我也只能看圖說故事。
再次感謝討論,但打這些好累,所以我不會再回復,請見諒QQ

Stephen Chan

這才是精品文章,比起某腦粉怪運氣的怨婦文高質多了。有看比賽的就知道最大敗因就是Embiid,卡位掩護搶籃板這些基本工作都做不好,還一味投神仙球。他今年拿了心心念念的MVP後就滿足了,冠軍什麼的無所謂了,那是下季的事了,他對得起Harden嗎?

這是筆者在去年季後賽的預測文中寫下的文字,畢竟在Simmons與Embiid中作出抉擇的那刻,The Process便該宣告結束。去年或許還能以磨合不足作為理由(藉口),但今年在關門戰發揮糟糕的雙星,可能已沒有任何抗辯的手段。

本季費城薪資之所以在聯盟中僅排名中游,除尚在享受Maxey與Embiid的薪資紅利以外,Harden的自願降薪才是最重要的原因,以相對低的薪資擁有更堅實的陣容。而以下兩段話,是Harden在兩個系列賽結束時發表的談話: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我作出非常大的犧牲,無論是金錢或是我的角色定位,為了讓一切順利進行,接受那些給予我的東西。 - 首輪系列賽後

 

我們輸了,我們依舊在第二輪。所以,(我的犧牲帶來的結果)並沒有任何差別。 - 次輪第七戰後

 

諷刺的是,季中早已多次傳出James Harden有可能想回到火箭的風聲,而這也非空穴來風。作為年華老去的MVP,身為費城迷真的不會把太多責任放在他的肩上,畢竟那些懶散與心浮氣躁,是一直跟隨著大鬍子的標籤。能見到他一兩場的爆發,已是不幸中的大幸。

而相對降薪留隊的Harden,新科MVP一如既往的不冷靜,才更令球迷絕望。

「我們(Embiid和Harden)還有尚未完結的任務。雖然我們曾有機會,但依舊沒有贏下任何東西。我們原本能在主場結束這個系列賽,雖然沒有,但我依然相信我們有贏的機會。我們明白贏球的方法。」

「我不知道(Harden進入自由市場)會怎樣,是否續約他是我們制服組的工作,我不會介入。我依然相信我們能夠贏下比賽,但要達成理想除了我們以外,還需要其他人。」

「我們(費城全隊)必須重新審視自己。我必須專注於變得更好,而你們也會看到。我們會在找出持續幫助球隊的方式後回歸。」

「你無法一個人獲勝。我不能,我和Harden一起也不能。這便是為何籃球是五對五的運動,我們需要所有人持續探求成長的方法。而我們會沒事的。」

 

這是Joel Embiid完整的回答。大部分的球迷都會著眼在「無法靠Embiid與Harden便贏球」的句子中。筆者無從否定個人的看法,但無法否認的是,當Embiid回歸健康以後,解開束縛的他反而有些打的有些像脫韁野馬,想憑藉自己的能力證明配的上MVP的稱號。但他似乎忘記,大部分人對於MVP的定義,是「對隊伍」最有價值的球員。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2017-18賽季,費城只靠著自身高順位選秀與綠葉老將加盟,便讓戰績從28勝攀升至近乎翻倍的52勝,也讓相信過程的名聲不脛而走。然而,放眼現今聯盟,大部分的重建球隊都是逐步增加競爭力,建立贏球的習慣作為主要方針,在第一主立即將換約之刻決定是否投入更多資源換入資深球員進行搭配。非受迫性的坦克「過程」,通常不會超過2年,以避免球員失去對勝利的渴望。

可以說,曾經引以為傲的過程,正在被聯盟潮流放棄。而Embiid與Simmons在心態上的不成熟,似乎也印證這種思維的合理性。

我們不夠強硬。不管是物理上的強硬,情緒上的強硬,心態上的強硬。這遠遠不足夠。 -PJ Tucker

 

曾經筆者以為,久經失敗的費城雙星,能在最關鍵的比賽裡記取那些痛苦的回憶,進而在關鍵時期接管比賽。但比起G6在手感冰冷仍勇於出手的Tatum,今年在例行賽受加冕的Embiid,似乎還沒有作好準備。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還想繼續相信過程嗎?MVP。

必然激戰!2023 NBA季後賽熱鬥!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