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5/15

《練習,拉近了我與天才的距離:王牌左投和田毅的野球魂》─ 投手要為球被打出去,負百分之百的責任!

一對投、捕搭檔如果讓對方打者擊出安打,日本棒球界和媒體一般都會認為這是「捕手要負的責任」。原因在於「要不是捕手做出錯誤判斷,怎麼會讓打者擊出安打」。但我不認同這種想法。這是因為,一名職棒投手如果真的能投出捕手要求的球,那麼打者應該是打不到這顆球的。

練習,拉近了我與天才的距離:王牌左投和田毅的野球魂

和田毅 著 / 林巍翰 譯 / 時報出版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下節錄自本書 p.140-146)

投手要為球被打出去,負百分之百的責任

一對投、捕搭檔如果讓對方打者擊出安打,日本棒球界和媒體一般都會認為這是「捕手要負的責任」。原因在於「要不是捕手做出錯誤判斷,怎麼會讓打者擊出安打」。

但我不認同這種想法。

這是因為,一名職棒投手如果真的能投出捕手要求的球,那麼打者應該是打不到這顆球的。這是我認為要討論這件事的一個「大前提」。

請繼續往下閱讀

投手投出的球之所以會被打者打擊出去,問題一定出在這顆球哪裡投得太甜。

而且就算投手已經按照捕手的暗號來投球,這顆球還是可能出現像尾勁不夠,或是由於投手採用容易被打者看穿的姿勢來投球等原因,而遭到打者狙擊。

從這個角度來看,球被打者打出去的責任,應該全由投手負責才對。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少這是我一直以來抱持的想法。

我投出的每一球,都是在同意捕手暗號後所投出。就算自己的球真的被對手打出去,我也不會怪捕手「真搞不懂為什麼他要我把球投到那個位置啊」。

另外,在我的印象中,美國職棒大聯盟好像也較為重視我在這一節所強調的「投、捕關係」。亦即就一般而言,思考該如何配球的當然是捕手,但如果球被對手打擊出去,就是投手的責任了。

雖然「對暗號點頭,即表示願意按照捕手的指示來投球」是我的基本理念,但也有極少數的情況下,我會在「不認同捕手暗號的情形下投球」。

這種案例通常發生在我與年輕捕手搭檔的時候。會和年輕的捕手搭檔,是因為球隊希望像我這樣的前輩投手,也能肩負起培育年輕捕手的責任。

圖片來源:時報出版提供

舉例來說,2016年球季中,只要是我擔任先發的比賽,就經常和隊上年輕的捕手山下斐紹搭檔。原因很明確,隊上的管理階層希望我能「好好帶著他一起成長」。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可能投不出這種球耶……)」

「(面對當前的局面,要是照這樣投的話,可能會有點危險喔……)」

如果隨著比賽的進行,我方在比分上有一定優勢時,就算心裡出現像上述這些想法,我還是會故意配合捕手的暗號投球。

倘若按照捕手的暗號投球,結果卻被對手打擊出去,我會在該局結束或比賽後,和捕手一起開會檢討。

「在當時的情況,採用與面對前一位打者相同的方式來對決眼前的打者,這麼做妥當嗎?」

「就算是該名打者不擅長的擊球位置,相同的球只要投個幾次,還是會被對方掌握住。」

我認為像這樣從實際比賽中學習如何配球,對年輕捕手的成長能帶來相當大的助益。

 

當然,反過來也有由前輩捕手來培育年輕投手的情形。例如我剛踏入日本職棒的2003年,出賽時就經常和隊中年約二十六、二十七歲的城島健司做搭檔。

城島健司在許多日本職棒球迷們的眼中,一直以來都以「豪爽」的形象著稱。然而實際上,他可是一位心思縝密且相當注意細節的人喔!雖然我不太相信血型我不認同這種說法占卜,但用一般人比較容易理解的語言來說明,城島先生可說是一位典型的「A型人」。

還記得他曾對當年還是職棒新人的我說過:「和我搭檔不用客氣,只要對暗號不滿意,就搖頭告知。」

「只要你搖頭,我就會改變配球想法,所以你不用顧慮我。但如果真的遇到大場面時,我也會堅持自己的暗號喔……遇到這種情形時,我希望你能相信我的判斷來投球!」

有來自城島先生這樣的關懷,對當時還是職棒新人的我來說,實在是太感激了。我認為自己之所以能一路從菜鳥投手逐漸成長,和進入職棒之初就能和城島先生做投捕搭檔,有相當大的關係。

現在,我認為自己也得把以前從城島先生身上學習到的東西,傳承給年輕的捕手才行。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此書,立即點此購書去

●透過本文以上連結購書,《運動視界》由此所得將每年結算捐贈給公益單位。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