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大谷翔平赴美那刻起,便掀起一番討論。畢竟他正在嘗試著「投打二刀流」這項史詩級的壯舉。持正項看法的人們當然希望大谷能夠靠著投打二刀流闖出一片天,不喜歡大谷的球迷們自然等著看他成為眾人笑柄。
大谷剛到美國第一年,打擊表現亮眼,但投球出賽數很有限,還沒有颳起大谷旋風,討論度也不比近幾年。
球季結束後他甚至還去動Tommy John手術,整個2019球季都未曾以投手身分上場。2020回歸投1.2局,表現一塌糊塗,球速、控球完全不在狀況內。眼看二刀流已是不可能時,大谷在下個球季重新證明自己。
2021球季,他投出3.18 ERA、3.52 FIP,外帶打出157 wRC+的優異成績,全年累積8.0 WAR,拿下MVP。
在這之後,大谷也徹底打消球迷的質疑,或許還是有部分球迷對他的成就有疑慮,依舊想要看到他出糗,但他的成績都狠狠地打了這些人一巴掌。
去年球季大谷更上一層樓,雖然打擊產能不如2021年,但依舊是非常突出的演出。投球則是完全邁入王牌之林,整年投出K/9 11.87、ERA 2.33、FIP 2.40的頂尖成績。
即便最後在MVP爭奪戰中,輸給同樣打出史詩球季的Aaron Judge,但去年的大谷比起2021年更進步。他已經成為真正的頂尖巨星,大谷打得好已經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今年季前的經典賽,靠著投打兩端優異的表現,大谷也幫助日本隊奪下史上第三座經典賽冠軍,三振Mike Trout的名場面更是在網上瘋傳,大谷儼然成為全世界聲量最高的運動員。這樣一位不世出之奇才,在經典賽中三振過去10年來地表最強棒球員無疑是話題滿滿的精采時刻。
從以上敘述中,不難發現,2021年的大谷強,但去年更強,他持續在進化,那他在大聯盟中是什麼樣的存在?
2021年至今,他投打累積19.7 WAR,高居聯盟第一。由於他是專職指定打擊,我們來看看他的打擊有多強。147 wRC+聯盟第七,排在他後面的有Freddie Freeman、Jose Altuve、Mookie Betts等等家喻戶曉的頂尖巨星。如果你認為Freeman是頂尖打者,大谷比他還要可怕。
投球部分,2.78 ERA排在光芒新生代王牌Shane McClanahan、Zack Wheeler、去年國聯賽揚獎得主Sany Alcantara前面;聯盟第10的3.09 FIP比Aaron Nola、Gerrit Cole等名投還要出色。
當你的球隊擁有一個Betts,或是一個Wheeler、一個Cole的時候,通常都已經能夠帶來不小幫助。但大谷集比Betts更好的打擊能力,及贏過Wheeler、Cole的投球水準於一身,完全就是不可思議的超頂尖巨星。
這名超頂尖巨星今年打擊能力更上一層樓,打擊技巧更全面,本壘板紀律更好,打擊率更高,整體打擊產能比起MVP那年更好。
但投球部分就不是如此,10.5%保送率是2020賽季外新高,但我相信不會有人把他2020年的表現當一回事吧。
一來,只有1.2局,二來,那是他剛大傷回歸的首場比賽,控球、球速絲毫不在水準,沒有參考價值。如此看來,今年的保送率便是創下生涯新高。
除了保送率創新高之外,1.36 HR/9同樣是生涯最高,最近四場先發更合計被打出八支全壘打,大谷怎麼了?
首先來看保送率問題,今年球季球通過好球帶的機率高達52.4%,比去年球季還高一個百分點,但保送率卻比去年還高,這是怎麼一回事?
今年球季對手面對大谷時,揮棒慾望下降不少,整體揮棒率只有63.7%,跟去的68.2%有不小差距。
然而,這項改變除了好球帶內的球比較少揮之外,追打數量也有明顯減少。在好球率相似,甚至可能更高一點的情況下,對手追打的機率也低了4個百分點,24.1%甚至是大谷生涯最低的追打率。
即便大谷的好球率可能高了那麼一點,但他的追打率也降低,所以連帶造成保送數提高的結果。
此外,進壘點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Baseball Savant將好球帶非為四個區塊,分別是好球帶中央的Heart;好球帶邊緣,打者最難打也最難選的Shadow;比較明顯的壞球Chase;球迷看了會覺得可笑的進壘點Waste。
無論是Chase還是Waste,甚至是Heart,都有略微上升的跡象,而降低最多的則是Shadow的進壘點。Shadow對於投手來說,當然是最好的進壘點,反之,對打者來說,是非常大的夢靨。因為這個區域的球難打,但不打又有三振的風險。
jp320ci
體能是不是有事關係呢?雖然還不到季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