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5/17

4場比賽被狂轟8支全壘打、外帶生涯新高保送率!大谷翔平到底怎麼了?

投手大谷似乎陷入些許低潮,保送率創下生涯新高。除了保送率創新高之外,1.36 HR/9同樣是生涯最高。最近四場先發更合計被打出八支全壘打,控球不行,又被打一堆全壘打。大谷到底怎麼了?

作者:Leo Wei

jp320ci

體能是不是有事關係呢?雖然還不到季末。

所以對一名投手來說,最好的進壘點當然是Shadow,因為這是打者最難攻擊的位置,但與此同時,他或許也要有一個好的捕手掩護幫忙偷好球。

說到這個,天使團隊今年球季的偷好球分數為-2.2分,聯盟排名第22位雖然去年排名第24的-6.3也不怎麼好看,但今年球季的大谷,或許更依賴捕手的偷好球幫忙。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畢竟去年球季的追打率至少還略高於聯盟平均,即便是壞球,打者還是會買帳。但今年打者揮棒慾望降低,不願意追打,投在邊角的球更倚賴捕手的偷好球能力。

問題是,天使的捕手也無法幫他掩護這個問題,再加上自己的球路進壘點也投了比較多難引誘打者出棒的明顯壞球,才會陷入目前追打率極低,保送不少的窘境。

雖然保送不少,3.23的K/BB與去年也有一段差距,但不可否認他的三振功力依然頂尖。

今年球季,12.06的K/9排在聯盟第四34.0%的三振率則是全聯盟第三,他依然是那個高效的三振機器。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的球威實在太好,能夠製造很多揮空。

請繼續往下閱讀

Stuff+是綜合球速、轉速、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放球點等進行統計的數據,大谷的Stuff+排在聯盟第二,只落後給勇士那位不科學的三振狂人Spencer Strider。由此可見大谷球威之犀利。

前面提到,打者雖然今年揮棒選擇更加仔細,但也沒有改變揮空率高的事實。今年球季,打者揮空率比去年高0.7個百分點,看起來或許沒什麼,但要知道,打者的揮棒率可是比去年低了四個百分點左右,整體看下來,揮空效率比去年球季還要優異。而且無論是好球帶擊球率,追打擊球率都比去年低,只要打者出棒,就有很高的揮空率。

因此,對大谷來說,目前較大的問題就是打者不捧場。不過自身控球能力也是一大問題,只要他稍微找回投球準心,讓打者願意出棒,即便捕手無法幫他把壞球接成好球,也能夠靠打者的揮空製造好球,那保送率應該就能隨之降低。

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著看到被全壘打的部分。這邊我想要用三個數據來說明這項問題,分別是FIP、xFIP以及HR/FB。準確來說,HR/FB跟xFIP有著明顯關係。

先弄清楚FIP是什麼,FIP是只考慮三振、保送、全壘打,排除守備影響的數據,被認為能夠更清楚投手自身實力。

xFIP與HR/FB有什麼關係呢?FIP是用實際的全壘打數來計算,xFIP則是把HR/FB校正回聯盟平均後再計算。HR/FB是指飛球形成全壘打的機率。

今年球季,大谷的FIP高達4.23,聯盟平均則是4.32,這不是什麼太好的數字。但也無需太意外,畢竟雖然他的三振能力頂尖,但BB/9高於聯盟平均、HR/9也高於聯盟平均,有這狀況一點都不奇怪。

然而,4.23的FIP背後,卻是3.47的xFIP。沒錯,他的HR/FB高了聯盟平均一大截。到底是運氣不好,還是大谷被打出去的飛球其實都打得很強勁,全壘打是罪有應得的結果,到底是哪個?

攤開大谷的擊球分布,他的生涯高飛球率比起聯盟平均只高了兩個百分點左右,今年則與生涯平均幾乎持平,在這情況下,HR/9卻高得離譜,我們來試著找出原因。

今年球季,大谷控制對手擊球品質的水準依然頂尖,被擊球初速還是名列前茅,所以是運氣不好嗎?

我找出今年球季與去年球季,大谷的高飛球數據,整理成以下表格。

年份/項目 打擊率 預期打擊率 長打率 預期長打率 加權上壘率 預期加權上壘率 擊球噴速 飛行距離
2022 0.235 0.239 0.647 0.622 0.359 0.358 90.1英里 302英尺
2023 0.333 0.285 1.259 0.986 0.648 0.519 94.5英里 331英尺

擊球噴速暴增的情況下,理所當然預期數據跟實際數據也不會好看到哪裡去,94.5英里的擊球噴速在投滿750顆球的投手中,排在倒數第七名331英尺的平均飛球距離,則是倒數第五名的成績

或許還是可以用HR/FB計算出的xFIP來自我安慰,大谷或許沒有FIP、HR/9所表示的那麼糟糕,但實際上,大谷控管飛球的擊球品質與去年有著天壤之別。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