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飛球率不算高,但擊球品質實在太糟糕,才讓他的被全壘打數有明顯上升。全壘打多的原因是擊球品質好,擊球品質好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我們來看看大谷是哪顆球被打最多高飛球?又是哪顆球種被打最多全壘打?兩個問號的答案都一樣:就是他的Sweeper。Slider翻成滑球,Curveball翻譯曲球,那Sweeper就叫掃球吧。先說,即便如此,筆者也不認為他的掃球是一顆不好的球種。
首先,跟去年相比,掃球的球速慢了一點,但同時水平位移也比去年更大,比起聯盟平均更是多出超過三英吋,可能是策略上的轉變;此外,這顆掃球雖然到目前為止被打最多轟,在其餘所有球種飛球率都降低的情況下,掃球的飛球率卻比去年高出一截。
綜合前面所述,他的飛球品質之所以很差,掃球的表現絕對是大原因。雖然數據顯示今年掃球被長打頻率遠高於去年,實際上效率並沒有很差。
以下是近兩年掃球的各項成績。雖然SLG、wOBA相比去年都有退步跡象,但預期數據依然頂尖,揮空率也只掉不到兩個百分點。-4的Run Value也是所有球種中之最。
年份/項目 | 打擊率 | 預期打擊率 | 長打率 | 預期長打率 | 加權上壘率 | 預期加權上壘率 | 飛球率 | 揮空率 |
2022 | 0.165 | 0.183 | 0.274 | 0.293 | 0.225 | 0.243 | 32.7% | 38.1% |
2023 | 0.138 | 0.162 | 0.356 | 0.317 | 0.252 | 0.250 | 41.2% | 36.4% |
整體看來,大谷的掃球效率還是一絕,大部分時間,都能夠壓制打者。畢竟前面也有提到,大谷的飛球率其實很普通,不到太高,只是一旦形成飛球,通常都是傷害型極強的擊球。
掃球數據也反映出這點,打擊率、預期打擊率甚至比去年都好,但在考量長打之後的長打率、加權上壘率都反應出大谷的球雖然不容易形成安打,但一旦打出去就成為長打的跡象。綜合以上種種跡象,我們可以瞭解掃球就是他被全壘打數多的罪魁禍首。
這就是大谷現在的困境,他還是可以讓對手打出大量軟弱極球,且滾地球率高,但一旦對手擊出飛球,狀況不容樂觀。
那大谷的掃球為甚麼比去年更容易形成長打?好球率比去年低0.5%,沒有太大區別;但Shadow卻從去年的42.6%掉到37%,最容易被狙擊的Heart則是從11.5%變15.1%。
簡單來說,一切的元兇,都還是他的控球。顯然他對於掃球的掌控不比以往,無法投在邊角位置,更容易投在打者容易攻擊的地方。所以才會導致對手飛球擊球品質暴漲,連帶造成被打全壘打的後果。
總的來說,大谷目前所有問題,都是圍繞在Command這件事情。在英文中,Control我們可以當成投好球的能力,Command則是投在想要的位置。應該不會有投手希望把球投在好球帶中間吧,都會希望投在邊角位置,這也是大谷今年比較缺乏的技術。無論是被全壘打問題,或是生涯新高的保送率,都與Command有著直接關係。
球季還早,以大谷過去發揮出來的水準,還是可以期待他調整回去年狀態。憑藉他的球威,只要找回去年犀利的控球能力,絕對還是能夠找回一等一的王牌身手。
---------------------------------------------------
如果你是死忠棒球迷,歡迎追蹤我的運動視界專欄,或是到MLB Corner粉專按下追蹤,這邊會時常提供有關於棒球的文章/消息。
延伸閱讀
Aaron Judge單季62轟、Albert Pujols生涯700轟、大谷翔平繼續創歷史-回顧MLB 2022賽季十大事件
美聯MVP大辯論:為甚麼MVP應該給洋基的Aaron Judge,而不是給大谷翔平?
jp320ci
體能是不是有事關係呢?雖然還不到季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