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5/17

桃園璞園領航猿季後賽分析 - 無懼的翱翔於季後賽的領空

各位飛行員,這裡是總指揮 I.Caminos 的廣播,如先前所答應的,我們已經來到了季後賽的領空。年輕的飛行員們,不要害怕!要驕傲!我們屬於這裡,我們有資格擁有這片天空。忘卻質疑者的言語、暫時放下橙客們的期許,我們只需要聆聽引擎的聲音,跟我一起無拘無束的翱翔在桃園的天空!

作者:Luphan

例行賽戰績 19 勝 21 敗

例行賽走向

在上個賽季的失利後,領航猿本季確實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他們不再著重於去年的輕裝小球打法,而是打出又慢又難纏的防守風格,就算有時輸球,他們也要確保對手也贏的不漂亮。這個賽季初,領航猿先是吞下了兩場敗仗,隨後他們迎來了破聯盟紀錄的 10 連勝。連勝的這段期間,領航猿平均只能讓對手攻下 80.4 分,比當時聯盟的平均得分還要低上許多。進攻端方面,十連勝的領航猿平均助攻來到 22.9 次,一度是聯盟第一,而三分命中率也高達 36.1%,聯盟第二。在這些數據的助力下,領航猿幾乎就快要超過聯盟龍頭國王隊。

領航猿在上半季的表現一飛衝天,一度拿下破聯盟紀錄的 10 連勝。

可惜領航猿在進到下半季後,狀態便開始起伏。雖然截至 2/26 之前,領航猿仍有 4 勝 5 敗的成績,然而這四勝中就有三勝是來自本季墊底的攻城獅,且數據上已經有崩盤的跡象。在 2/26 後,領航猿經歷了艱苦的 9 連敗,整個三月不知道贏球是什麼滋味。這波連敗期間領航猿除了對上林書豪到來的鋼鐵人皆以慘敗坐收外,其他場對戰都是差那麼一點,平均只會輸 4.3 分,可說是聯盟最常在第四節與對手糾纏的球隊,可惜這麼多的經驗值,領航猿的年輕球員們似乎仍無法從中學習。一場接著一場,領航猿都在關鍵時刻敗下陣來,一次又一次,勝利都從手中溜走。

請繼續往下閱讀
九連敗的壓力之大,連洋將 J.Washburn 在錯失最後一擊後也忍不住落淚。

在 4/8 對上國王的比賽,領航猿又再次以一分之差輸球,最後一擊沒有處理好的 J.Washburn 更是自責的掩面痛哭,這樣的打擊似乎讓領航猿決心要在隔天的比賽討回來,隔日再戰夢想家,領航猿總算成功地靠防守與積極地衝搶籃板來止敗,並再後續的比賽恢復到他們正常的水準。在終止九連敗後,領航猿以 4 勝 4 敗坐收,最後兩場輸給勇士、鋼鐵人的比賽,也都是以練兵為目的,只是在最後對上鋼鐵人的一戰中,領航猿破天荒的僅拿到 60 分,整個上半場只得到 34 分,不禁讓人擔心九連敗期間的得分當機問題,是否還會糾纏著領航猿到季後賽。

儘管表現大起大落,領航猿仍成功的晉級季後賽。
 

陣容重點

第三季的領航猿,是靠著幾位不貪功的內線洋將與一群不要命的外圍球員所組成的,外圍的防守機動性將會是他們最具優勢的強項,且不僅限於優於台北富邦勇士,而是傲視聯盟的本土深度,就算是陣中本土的得分主力,也都還有基本的防守強度,如果領航猿的外圍防守者守累了,都還可以再輪流派上其他好手。因此越密集的賽事對領航猿來說也許是好事,起碼他們不用像富邦勇士一樣要擔心掌控老將的上場時間。另外當勇士派上第二陣容來控球時,領航猿也一定得把握,這曾是勇士在例行賽掙扎的點。不過整體來說,籃球場上一次最多就只能上五位球員,若要發揮領航猿陣容深度的優勢,其實需要設計的。無論如何,在上場後一定要拿出他們的活力,毫不保留的與對手死纏爛打,才能最大化這項優勢。

筆者認為 I.Caminos 本賽季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他能夠讓一支進攻效率為聯盟墊底的球隊,以聯盟第三的姿態闖進季後賽,這靠的就是領航猿致命的防守。如果單看一般的進攻數據,你一定看不出為什麼領航猿可以進季後賽。領航猿的平均失分為 85.3 分,這個數據是非常極端且噁心的。因為聯盟平均得分為 93.7,而領航猿則像是個外星人,完全沒有在這套規範裡。從下方的失分表格我們便可看出 I.Caminos 教練的領航猿,是多麼的特異獨行。領航猿不光是防守兇悍,他們也很懂得拖慢進攻,雖然沒有數據佐證,但筆者相信他們會是聯盟最能有效阻止快攻的球隊,包括回防第一時間 stop the ball,阻止球的流動,或是掩護速度較慢的洋將回防,他們都處理得相當到位,也總是能讓台灣球隊進入到他們最不想看到的慢步調風格。

進攻端的部分,上半季領航猿主打單洋將的領航猿,其實有著很不錯的進攻表現。但隨著本土狀態開始下滑後,I.Caminos 教練不得不擺回雙洋將的陣容,並讓洋將們重新擔任進攻重任。領航猿的三位洋將都有著喜歡打團隊配合的特質,這樣的特質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喜是我們起碼不會看到本土只能在旁邊看戲的場面,懼是這同樣代表了當球隊需要他們得分的時候,他們仍習慣透過隊友的配合後再出手。也許 S.Sakakini 比較能跳脫這樣的規律,也因此筆者認為 S.Sakakini 會是領航猿在季後賽相當重要的角色。J.Washburn 雖然也有很可靠的低位技巧,不過這樣的進攻模式將會仰賴球隊幫他製造出來,而 J.Ayres 則更傾向在外圍出手,且剛到球隊時他的三分僅是偶爾噴一顆,現在已經是領航猿相當仰賴的三分火力,更甚至可以幫忙分攤本土三分地出手壓力。

 

弱點

經驗是領航猿毫不避諱的缺點,就連陳信安總經理與盧峻翔都在訪問中提到了缺乏經驗的問題。而且更麻煩的是領航猿的幾位老將,在例行賽的 40 場比賽裡,也沒有很常在第四節展現出穩定軍心的特色。S.Sakakini、成力煥與施晉堯這幾位在陣中資歷較豐富的球員,也都曾關鍵時刻發生關鍵失誤。又換個角度來說,I.Caminos 教練也並不執著於關鍵時刻換老將的觀念。第四節關鍵時刻,我們會時常看到 I.Caminos 教練擺上當天手感好的年輕球員,而非對拉鋸時刻經驗相對豐富的老將。但無論是老將或 I.Caminos 教練的調度,領航猿就是不擅長在膠著比賽中勝出,從下圖可看到領航猿整季的勝分差圖表,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勝分差在 +-10 分內的比賽中,領航猿敗下陣來的機率是相對高的。十連勝期間,領航猿幾乎場場都可以贏超過對手 10 分以上。勇士則正好相反,他們非常擅長打膠著的比賽。

領航猿還有一項較不樂觀的數據,那就是他們本季的三分命中率只有 29.9%,聯盟倒數第二,卻是聯盟三分出手第二多的球隊。大量三分出手是 I.Caminos 教練在季前就提到的哲學,可惜球隊陣中習慣以投籃為主要攻擊武器的人並不多。更令人頭痛的是 I.Caminos 教練又是偏向打慢打陣地戰的球風,那當場上球員三分命中率不佳的時候,我們可以預計看到對手大幅內縮,執意打陣地戰將成為對手最好發揮的陷阱。從下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領航猿在贏球與輸球時,數據上的差異。除了阻攻在輸球時反而更高之外,大部分的數據都相當合理的以贏球時較為優異,而又尤其是三分線的數據,有著近乎 10% 的差異,代表左右領航猿勝負的很可能是三分命中率,其次才是籃板。 ( 是的,赤木,時代變了。 ) 

資料來源:GC Basket

兩分出手與命中都是聯盟最低,而三分出手次數聯盟第二高,三分命中率卻為倒數第二。不難想像地,領航猿正是聯盟平均得分最低的球隊。除了十連勝以外,領航猿許多得不了分的不輝煌紀錄也都是在今年創下。在例行賽的最後一場比賽,領航猿亦再度發生得分當機的狀況。領航猿若要避免得分乾旱期,半場陣地戰與跑位上一定得要做出變化,否則以領航猿那套死板的半場跑法,對勇士來說沒有任何威脅性。如果陣地戰真的吃鱉,則領航猿勢必要及時的調整原本以三分和陣地戰為主的進攻重心,沒有三分的球隊要打陣地戰無疑是很吃力的。領航猿能否在進攻當機時,適時調整進攻節奏,嘗試更多快攻與籃下的出手,這種即時的變化與調整,將決定領航猿季後賽能走多遠。

 
 

對戰關鍵

領航猿與勇士,其實有許多相反地特質,領航猿代表著年輕與活力,勇士則代表著經驗與沉穩。有意思的是,上述我們才提到,領航猿主打的是緩慢的陣地戰球風,而勇士則是主打早攻或攻守轉換的球隊,有著聯盟最高的平均得分,命中率也都相當理想,除非對到領航猿。場均能得到 98.5 分的勇士,面對到領航猿平均只能攻下 84.6 分。勇士教練許晉哲也在例行賽某次與領航猿對戰時,就有提到每次勇士對到領航猿,節奏總是沒辦法帶快,而領航猿的 I.Caminos 教練也強調他希望自己的球隊可以把握好每一波進攻,不要為了求快,欲速而不達。所以這是否代表著領航猿只要能夠把雙方節奏拖慢,就有贏球的機會呢?

恐怕這只是首要條件,就算如同上述所提到的,領航猿在每次與勇士的交手都能夠將勇士的得分壓低至 85 分內,然而勇士在例行賽與領航猿交手 8 次中的 5 場勝利裡,勇士只有一場得分超過 86 分,代表著經驗老到的勇士即使在低比分的比賽也可以打贏領航猿。筆者認為要贏過勇士的第二要素,在於雙方外線的發揮。上述我們有提到左右領航猿勝負的元素很可能是外線,這句話同樣也適用於勇士。除了勇士輸、贏的兩項數據上,三分命中落差也很大之外,領航猿與勇士的 8 次交手中,就有 6 次是三分準的一方贏球,其他數值都沒有這麼具指標性 ( 8 次交手中獲勝方助攻數較多的比賽只有 4 場,籃板也是一樣 )。

例行賽養身的林志傑,能否在季後賽爆發,會是富邦能否甩開領航猿的關鍵。

而是否要賭在勇士外線,就會是很值得思考的課題。勇士有著聯盟第二的三分命中率,可是每當打到領航猿,他們的平均三分命中率會下滑到只有 30%。勇士並不像新北國王有多位以三分出手為主要武器的球員。領航猿得要做足賽前準備,M.Singletary 與洪楷傑的三分不能放,其它的則可以視狀況調整。最怕的是進入狀態的老將們,上個賽季富邦勇士的三分在例行賽並不出色,是聯盟後段班。但在面對到巨人 S.Bhullar 後,林志傑、M.Singletary 與蔡文誠,都拿出了另一套狙擊步槍,直接把攻城獅射爆。也許到了季後賽,這幾位老將又會再次進入另一個模式,屆時領航猿就會相當頭痛,然而這批老勇士們的影響力也確實在下滑中,林志傑更已經邁入了不惑之年,這對勇士來說一樣也是充滿不確定性的 X 因子。

 

 

總結

季後賽的戰場,重點在於尋求突破點並即時解決問題,由於對手都會是相同的,因此研究對手並找出其弱點會是關鍵。反之,當對手找到己方缺陷時,也得勢必在一節甚至半場的時間內,就找到解套。論應變能力,領航猿是略居於下風的(儘管已經比上一季好的多)。筆者認為,年輕的領航猿是一支需要時間適應狀況的球隊,包括開季、開局的適應。因此也許領航猿的第一戰也許會打的比較吃力些,或甚至落後於對戰組合,如果他們能夠趕快習慣季後賽的強度與激情,他們的實力與尋求三連霸的富邦勇士之間其實沒有差那麼多。

對於領航猿來說,最怕的還是自己的心態。領航猿進攻崩盤的問題,從第一季就發生過了。只不過今年就算進攻崩盤,他們也有剽悍的防守能強制對手與他們五五開。進攻當機常常不是技術或練得不夠,而更多是心態的猶豫和沒自信,領航猿的本土球員出手慾望實在太低,唯有快攻或大幅領先的時候,他們才比較敢出手。筆者認為領航猿的球員已經無須背負太多壓力,他們今年打進季後賽的主要目標已經達成,相較於有三連霸壓力的勇士,他們應該可以好好放開來打才是,但說的總比講得簡單,只能期許他們在季後賽的領空裡,能夠暫時忘記目的地,好好地體會飛行的本質與快感。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