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棒球的歷史上,有非常多的球員,因為假球、賭博或者桃色風波的原因離開了球場,他們帶給台灣棒球的傷害,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彌補的,只是身為球迷的我們,總會在某一個時刻看到某一個人,就想起了這些迷失的職棒球星們。
迷失球星系列,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有盜壘界「無冕王」之稱紀俊麟,讓我們來看看,他當年是發生了什麼事,才離開職棒界的吧。
出生自台中的紀俊麟,從少棒到青少棒都在台中,升高中後才北上前往穀保就讀,當時的穀保才剛從東海中學那邊接收棒球隊不久,成立僅三年的時間,但實力就已經不容小覷。
第一屆元老包括了兩位王牌投手張誌家、陳志誠,還有跑打守全能的主力打者紀俊麟,成軍第一年就在高中棒球聯賽贏得季軍,後來甚至在金龍旗封王,轉眼就讓穀保,成為青棒一級勁旅,後續也輸出非常多選手進職棒,像林恩宇、高志綱、王柏融、江少慶等,也都是穀保的校友。
1998年的亞青賽,中華隊在冠軍戰以一分飲恨敗給日本的那一年,紀俊麟也在隊上,不但守游擊,還打第四棒,面對日本先發投手松坂大輔,有兩支安打的演出,可惜中華隊整體攻勢串聯不佳,全場八安只拿一分,讓7.1局飆11K的郭泓志吞敗,最終只拿到了亞軍。
當年這批國手共18人,後來有17人前進職棒,差一點就能寫下「全員達陣」的紀錄,時至今日,也只有2019年U18冠軍世代這批,有締造這項里程碑。
從穀保畢業後,紀俊麟進入了台體大,成為林華韋總教練的子弟兵,也是富邦公牛的主力打者,但他並沒有把大學的學業完成,因為在大三那年,他就已經決定先投入中職選秀會,希望能早其他人一步,站上職業殿堂。
2001年,是兩聯盟還在互鬥的年代,中職分成季前跟季中的新人選秀,還有一個特殊規則叫做「優先指名權」,每隊各有一次,只要球團跟球員彼此有默契,就可以在選秀會第一輪開始前,直接把球員「優先」選進,像統一跟陳榮造、興農跟郭勇志,還有兄弟跟陳致遠,都是用這個制度加盟的。
也因為順位排在前面的興農跟兄弟,都已經用優先指名權挑選手了,所以01年季中選秀會的狀元籤,就落在了第三順位的和信鯨身上,原本選前有風聲傳出,他們跟業餘強打曾揚志已有默契,所以第四順位的統一,也有了挑紀俊麟的心理準備。
想不到,鯨隊在選秀會上大轉彎,最終棄曾挑紀,讓大家都嚇了一大跳,總教練李來發也在選後解釋,他們評估曾揚志跟紀俊麟火力相當,可是紀俊麟內、外野兼具,守備上調度靈活,而且他從紀俊麟國中時期就注意到他,認為他的未來性更高,因此才改變心意。
紀俊麟當時受訪時也提到,選前都是統一跟興農和他連絡,跟鯨隊只通過一次電話,當初決定要放棄學業先選秀,也是獅隊的建議,想不到最後是為別人做了嫁衣。
選秀落幕後大約兩週的時間,紀俊麟就正式披上鯨隊出賽,第一年基本上都是以三壘手身份亮相,取代了原本的主力何献凡,但不管在攻擊端、守備端或甚至跑壘端,紀俊麟都沒有展現出「狀元」的期待值,表現只能說是差強人意。
2002年,和信鯨改名為中信鯨,總教練也從李來發,換成了林仲秋,在球季開打後第一個月,完成生涯「千場出賽」的里程碑正式引退,也專心帶兵,上半季就帶領鯨隊寫下五成勝率,排名第二。
在「秋總」上任後,鯨隊野手的定位,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原本守一壘的陳健偉被挪去三壘,一壘則由洪啟峰跟歸隊的童琮輝接下,鄭昌明被挪去游擊,二壘則找回了被解約的林岳亮,跟李來發在位時期,有相當大的變化。
至於紀俊麟,則是內外兩邊都要顧,除了二、三壘以外,也常常能看到他在外野奔跑,嚴格來說,秋總並沒有重用他,而是把他當成可以代跑、代守的工具人,所以紀俊麟的出賽始終無法固定,這年只繳出了68的OPS+,比新人年的81還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