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火總教練Erik Spoelstra曾主動為子弟兵們發聲。他這樣說:
一直說他們是落選的無名氏有點不尊敬,像Vincent就是經驗豐富的老手,從泡泡園區就跟著我們。落選經歷已經過去了,這些傢伙已經證明他們是競爭者及勝利者。
一直強調這些好手曾落選的過去,往往讓人忘記簡單的事實:他們正值籃球員黃金年齡。
四位主力中年紀最大的Robinson剛滿29歲,Martin、Strus分居二三位未滿28歲。年紀最輕的Vincent即將27歲,以年紀來看他們正處巔峰狀態。跟20歲不到加入NBA的年輕人比較起來,他們在NBA累積的場次、賽季都有一定落差,四人中經驗最豐富的是Robinson,總共打了281場例行賽,大概是首輪新秀走完制式四年合約的數量。
然而發展聯盟、甚至海外掏金就不是經驗嗎?場次或許較少,隊友水準參差不齊,教練一任換一任,強度更是落差極大。但籃球還是籃球,征戰各地累積下來的決策能力不會消失,而且遊走各地、持續為下一張合約奮鬥的生活型態,更帶給他們最大共同點:強韌的心理素質。
熱火從Pat Riley掌權以來重視鬥志、拼戰精神、團隊合作這類不容易量化的特質,落選球員們浪跡江湖、最終生存下來的通常都具備這些特色。當年落選多少說明了他們先天條件有不足之處,但在NBA除了少數天王等級之外哪些球員沒有弱點?
當他們把強項鍛鍊到極致,弱點又能靠教練體系掩護,才造就了難以阻擋的超級角色球員團。他們不需要像Butler一樣單場砍下大量分數,也不需要像Adebayo從禁區守到三分線的超強防守覆蓋,他們要做的是正確執行教練戰術,在場拼盡自己一切。除了Robinson防守弱點外,Vincent、Strus、Martin都是有攻有守的穩定力量。
能打NBA的大多從小是天之驕子,漫長的例行賽、經年累月的損耗讓人難以持續維持能量。或許跟天才比起來,這批頂多算是地才們的球員深知自己不足,因此更珍惜一分一秒上場機會,不管情勢如何絕不輕易放棄。
這批球員成就了熱火,熱火也成就了這批球員。放眼聯盟各隊、甚至過往歷史,能用這種陣容衝擊冠軍的隊伍少之又少,偏偏熱火做到了。主力攻城掠地理當首功,但角色球員貢獻同樣不可磨滅。
不管輸贏熱火很少出現完全失控的比賽,對照組是東冠第三戰。綠衫軍前兩場主場敗北後未見背水一戰的絕望感,第三戰表現得像是心態炸裂的喪志之師。好不容易追了三場比賽,眼看辛苦了一整季的主場優勢可以發揮最大效果,但因為王牌Tatum第一波就扭傷腳踝,導致整隊看來集中力有落差。很難想像這是一支剛在搶七中奪下勝利,上季打進最後冠軍賽的勁旅,更難想像綠衫軍在季前高居各大賭盤高居奪冠榜首。
各路媒體、專家從季後賽開打前沒人看好熱火,小弟當時也不例外。不過這趟季後賽旅程下來,相信沒有任何人會輕忽這支勁旅。當實力差距夠近的時候,決定勝負關鍵就在心理。王牌Butler是不折不扣的偏執狂,而一路熬過各式修羅場、不知道下一張合約在哪的Robinson、Strus、Vincent、Martin等人何嘗不是?
即使星度和話題性永遠比不上飛天遁地的天才們,這批體能、經驗正處黃金時期的地才值得更多掌聲和關注!
更多季後賽好文請看:必然激戰!2023 NBA季後賽熱鬥!
Photo Credit:NBA/運動視界
好文請鎖定 峰嶺隨筆-馬特洪峰
其他個人作品:
《峰嶺隨筆》重回兵器榜排名第一:Anthony Davis用防守改變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