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選秀,我們可能迎來這項運動有史以來身體素質最接近完美的四分衛Anthony Richardson以及一位未來10年最強的衝傳怪物Will Anderson。今年的這些孩子都是千禧年後出生的,新時代來臨了!!
(1)布萊斯·楊 Bryce Young 四分衛(QB) 178cm 93kg 首輪-第1順位 【黑豹】#9
官方身高5尺10吋的他,和身高180的聯盟主席站在一起,看起來只有5尺9吋(約175cm),過矮的身高、不夠有力的臂力,都是他被人詬病的地方。黑豹隊在選秀前,不惜花費多支籤位以及明星外接手D. J. Moore,交易來狀元籤,卻在布萊斯·楊和C·J·史特勞之間選擇了他。

儘管體格受限,他仍然在高中期間,依靠70%的驚人傳球完成率、多項優異的傳球數據與優秀的領導能力,被評為5星等級球員。
他有著快速出手的能力與判斷,在跑出口袋的情況下,依舊有著靈活傳球的能力,曾在巴馬期間在各種不可思議角度中把球送出。他的移動能力或許有機會克服他身高的障礙。父親是心理醫生的楊,抗壓性佳,具有良好領袖魅力。他也是阿拉巴馬大學校史上最早拿到海斯曼獎的球員。他到了聯盟目前最弱分區的國聯南區,還是可以期待一下他的發展。
(2)C·J·史特勞 C. J. Stroud 四分衛(QB) 191cm 98kg 首輪-第2順位 【德州人】#7
我認為他是更適合成為今年狀元的人選,合適的體格、永遠從容冷靜的心態素質。他在俄亥俄州立大學先發的第一年,就入選了海斯曼獎的最後候選名單。他在俄亥俄州大七葉樹隊的最後一場比賽中,傳出348碼34傳23中,4記傳球達陣,無抄截,並且自行衝球27碼。他也在這場比賽當中,表現出了之前一直被批評欠缺的領導與組織能力。
他的傳球動作簡潔俐落,沒有過多不必要動作,具有良好的深遠打擊臂力,可以把球精準地傳到狹小的窗口,移動中的傳球準確度仍高、10吋的巨大手掌有助於他對球的掌握能力。雖然移動速度較慢,但會在必要時找尋口袋裂縫做短碼數的地面推進。擅長back shoulder pass。
比較明顯的缺點是曾在多場比賽中,受壓情況下,雙腳呈現交錯的剪刀腳,腳步移動協調能力有時會失常。跑出口袋以及長距離移動的能力較差,偏向傳統的口袋型四分衛,但整體身體素質優異,天花板應該還是不錯的。
專家普遍認為Bryce Young和C.J. Stroud 、Anthony Richardson以及Will Levis 是本屆四名最好的四分衛,但我目前不看好Bryce Young和Will Levis 的發展。
(3)小威爾·安德森 Will Anderson Jr. 外線衛(OLB) / 防守端鋒(DE) 193cm 115kg 首輪-第3順位 【德州人】#51
若不是第1和第2順位的需求是四分衛,他絕對有資格成為今年的狀元。多家球探都把他評為Myles Garrett和Jadeveon Clowney等級的衝傳怪物,而前述2人都是各自選秀年的選秀狀元。德州人透過和紅雀隊的籤位交易拿到了第3順位的探花籤,撿到2名狀元等級球員的德州人,可謂選得漂亮。
在大學期間,主要打外線衛的他,德州人目前打算讓他改打防守端鋒。以他的噸位而言,其實2種位置都相當合適。他和Mac Jones都是2020賽季,巴馬奪下全國冠軍的陣容之一。他在巴馬先發的3年中,除了大一的菜鳥賽季,其他2年都拿下了全國最佳防守球員的Bronko Nagurski獎,更是在2021年入選海斯曼獎最後名單的第5名。
發展極為成熟,屬於立即可有顯著貢獻的新人。擁有極強的爆發能力,尤其第一步的啟動,極具破壞性,並且他本人似乎極為享受撕開口袋與外側衝傳的成就感。他除了向前衝刺的良好突破能力外,還有著與他體重不搭嘎的輕盈橫向移動能力,以及橫向爆發移動能力。他最為可怕的是他可以在彎曲下半身並傾斜方向變化的同時保持加速,從而在狹窄的空間內形成危險的接近速度,會給對面的四分衛造成很大的壓力。 另外,他的協調性與平衡能力也極強,多次在對手變向時,迅速對下半身進行調整。衝傳後,也能快速地調整雙腳的平衡與協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