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系隊在有限的練球時間中,如何顧及一軍的能力與經驗成長,以及二軍的能力與經驗成長?
究竟要讓能力強的球員上場,讓比賽獲勝的機率更高一些?
還是讓經驗較少的球員上場,提升球隊整體實力?
這個問題,可能是令每支隊伍困擾不堪,卻又不得不經歷的一個大哉問。
每支隊伍人多嘴雜,觀點也各異。每個人重視輸贏的程度不同。有人認為隊伍的勝利大過一切,需要拿到好名次,才能更吸引新血加入;有人認為一人強不如六人平均,排球是團隊合作的運動,盡可能讓每個人平均成長,長遠來看才更能提升獲勝機會。
這有點像是在做投資,你看的是短期獲利了結,抑或是長期價值?
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團隊當下的抉擇」。
不論最後的結論是什麼,總有一些先決條件是可以確定的。
制定明確的團隊目標
設定隊伍的整體目標,讓所有隊員明確知道每場比賽對於隊伍而言,要達成的目標為何。這可以幫助球員更好地理解為什麼需要平均上場機會,或需要經驗老到的球員上場。
公平競爭機會
確保每個球員都有公平的競爭機會,無論是一軍還是二軍的球員。選擇球員上場應該基於實力和訓練表現,而非其他因素,例如與隊長的私交或人緣。但也不該完全以實力至上,畢竟排球是團隊運動,協調性是最重要的因素。
比賽時,假如有領先或卡住需要轉換士氣的情況,可以試試派較生澀的球員上場,給他機會嘗試看看。爺當年就是在大一還很菜的時候,在大O盃被派上場打了好幾球,其中一球居然運氣好就直接釘在對方地板上,而產生了極大的信心及興趣。
能力分組
平時訓練時,就能根據球員的能力進行分組,這樣可以更好地針對每個組別的需求進行訓練。
當然,有時也可以讓有差距的球員搭配,互相碰撞之後,才能拓寬視野。
回饋與檢討
這是很重要,卻常常被漏掉的一環。隊伍中的每個人都有發聲的權利,只要是求進步或為了隊伍成長,所有想法都是值得被傾聽以及討論的。
廣納所有球員的心聲,互相給予回饋,幫助彼此改進和成長。
放膽去做!
做隊長的,要有挑戰精神,信任不成熟的學弟妹,才能增加經驗值。只打熟悉的球路,只做舒適圈的事情,是沒辦法繼續成長的。
放手去做吧!勇於讓他們去嘗試,就算輸了也能獲得許多寶貴的經驗。
當然,可以先從友誼賽開始累積學弟妹的經驗。
目光放遠,目標放高,但腳踏實地地去做。
讓我們,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