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健力三項鍛鍊全書》如何增重與減重?

無論是增重還是減重,成功的祕訣都是努力不輟。這讓很多人感到驚訝。如果你的飲食計畫始終如一,而且勤奮執行,你就會實現目標。

健力三項鍛鍊全書:訓練X飲食X心態X比賽

 丹·奧斯汀(Dan Austin)、布萊恩·曼博士(Bryan Mann) 著;翁尚均 譯 / 真文化出版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下節錄自本書 p.28-31)

增重

若在過去,增加體重的方法就是吃下手邊所有的食物,以求盡快達到目標體重。一般認為,那是變強變壯最好的方法。然而時代變了,大家現在對人體已有更深入的了解。肌肉無法很理想地儲存能量,因此長得慢卻流失得快。脂肪正好相反,增加得快,消耗得慢。如果有誰一個月內就增加 15 磅的體重,那很明顯,增重的部分主要是脂肪。

健力運動員如果增加 15 磅的脂肪,並不會變得更強壯。古諺有云:「以肉制肉」,說得真沒錯。但是,這種肉不會是最強壯的。脂肪不具收縮組織,沒有肌動蛋白或肌球蛋白。脂肪不會收縮,無法推動體重。就健力的目的而言,如果目標在於求得運動佳績,那麼增加體重來提升力量是可接受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正確增加體重的方法,是以非常緩慢的速度實行的。體重較重的運動員每週增重以不超過 1 至 2 磅(0.5 至 0.9 公斤)為宜,至於體重較輕的運動員,每週的增重幅度則應維持在體重的 0.5% 至 1.5%,以確保增重的部分盡可能是肌肉。試比較 1 磅脂肪與 1 磅肌肉的熱量構成。1 磅肌肉和 1 磅脂肪包含的卡路里數大致相同,然而其各別體積並不一樣。1 磅脂肪比 1 磅肌肉的體積大。下次你去雜貨店買東西時,比較一下1磅的碎牛肉瘦肉與1磅豬油的體積大小。你一定看得出其間的差異,豬油體積要大得多。

如果舉重者將目標訂在每週增加1磅肌肉,那麼每週需比基礎代謝率(BMR)增加 3500 卡路里才行,也就是平均每天額外增加約 500 卡路里。你可能會想,這卡路里數並不是很多,大約是兩瓶 20 盎司(0.6 公升)的汽水、麥當勞一個加了起士的漢堡或是一小杯奶昔的熱量。在「看到食物,隨手取用」的舊式飲食法裡,卡路里的攝取每天會增加 2000 到 3000 卡路里,因此,不難了解他們是如何快速增加體重的,但增加的大部分是儲存起來的脂肪。

增重並沒有一定的卡路里標準(例如每天攝取 3000 卡路里)。就算每天都固定攝取 3000 卡路里的熱量,有些人的體重可能減輕,有些人可能增加,還有些人可能維持不變。確定自己的熱量需求有很多種方式,從高度專業的、價值數千美元的彈卡計,到比較簡單、成本也比較低的方法都有。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下的簡單方法可供估算增重所需的卡路里量,同時適用於男性和女性:體重(以磅計)分別乘以 18 和 19(男女皆同)即可得出目標熱量的區間範圍。這是你計畫增重時,每天需要攝取的卡路里數。假設一個體重160磅的舉重者嘗試增重,那麼他可以把 160 分別乘以 18 和 19,相當於每天應攝取 2880 到 3040 卡路里的熱量。如果保持在這個卡路里範圍內,他的體重應會增加。

另有一些更準確的方法可供確定卡路里的攝取量,但通常需要額外的測試,例如體脂肪率或二氧化碳呼出量。如果有機會接受這類測試,請務必把握。但是,如果你需要的只是一個估計值,那麼前面提到的算法就足夠了。

除了攝取適量的卡路里外,蛋白質的攝取量也會大幅影響舉重者肌肉增重的表現。瘦肉類蛋白質是理想的選擇,其中包括雞肉、火雞肉、魚肉、鹿肉和牛排。

碳水化合物就有點棘手了。有些人容易長肌肉,有些人則不容易。前者要堅持攝取低到中等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以便控制血糖並盡量減少脂肪增加,如果他們多吃食物也沒什麼問題的話更應如此。維持血糖相對穩定,你始終不覺得餓。

不容易長肌肉的人通常覺得體重很難跟上吃下的食物量。這類人應維持攝取較高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的習慣。這點似乎違反常理,因為吃了不太健康的食物。原因就在於,吃下高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後的結果。這時,血糖值相對較快攀高,於是身體向胰臟發出信號,以便胰臟將大量胰島素釋入血液,
導致血糖接著急劇下降。在這時候,大腦便向胃發出飢餓的信號,促使主人再吃頓飯。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