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5/25

仍在迷失的MVP P.LEAGUE+季後賽 國王對夢想家 第三戰賽後評

前兩仗國王都已明顯的差距把夢想家給擊倒,來到Win or go home的第三戰,夢想家展現了鐵血鬥志,決心要延長系列賽,在主場球迷的吶喊下交出超常的進攻表現,把國王挑落馬下。另一邊廂,年度最佳洋將候選人仍在自己的死胡同內原地踏步...

作者:kongnba3944

賽前穆倫斯因身體不適,雖然有登錄,但不是先發出賽,國王選擇聶歐瑪頂上先發出賽。視情況再來決定穆倫斯要不要上場。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比畢竟季後賽沒有在過年的,夢想家看見穆倫斯沒打,瘋狂往籃下狂攻。缺乏了他護框,國王在內線協防和對位四號位投三分的阻嚇力都變得薄弱,讓卡拉曼可以把握機會壓制國王矮小的四號位,在籃下不斷要位強攻,本場拿下30分19籃板,充分展現夢想家在四號位的優勢。

來源:P.LEAGUE+

受惠於國王先發沒有穆倫斯撐場,大B更是展現以往兩戰都沒有的進攻慾望,國王開局的進攻非常不流暢,大B不用再顧慮Roll in的威脅,可以更積極地壓迫持球者。國王持球者如林書緯和李愷諺在擋拆後被夢想家夾擊,導致球送不出來,夢想家因此獲得大量轉換進攻的機會,大B仗著身材和速度優勢,不斷在前方卡好位置接球,在籃下得分或博取對手犯規,第一節就讓聶歐瑪吞下三犯下場休息,再讓替補的Q也吃兩犯,國王在開局就陷入犯規麻煩,造成禁區防守續航力不足。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兩名洋將外,夢想家本土也有陳振傑和林俊吉跳出來,陳振傑手感非常火燙,不愧是朱總點名最有職業態度的球員,各種擋拆後三分連發,狠狠懲罰了國王Go under的防守策略,還補一記壓哨中距離,全場拿下22分,是今天的最大驚奇。因為陳振傑手感太過火燙,第三節國王被迫用李愷諺來對位,結果林俊吉表示這樣有點不夠尊重,不斷用擋拆牽引防守,攻擊速度較慢的穆倫斯和洪志善,造成國王防守非常大的壓力。

來源:P.LEAGUE+

比起前幾場主動放曼尼高投三分,今天夢想家在對位上有大幅改善,曼尼高每一次出手三分都是被干擾的,今天只有9投1中,有效箝制過往的進攻火力。另外,大B開始慢慢抓到協防的感覺,前兩場國王每一次切入,都能找到因為協防而被大B放掉的蘇仕軒或Q,但今天他在協防時有留意到自己後面還有人,手拍腳踢,毀掉了不少國王吃餅的機會,逼得國王下半場要棄用蘇仕軒來拉空間,進一步削弱內線防守的能力。

 

請繼續往下閱讀

來到國王這邊,第一節挖的坑實在太大,剛好又碰上夢想家進攻手感手感澎湃,後面三節一直無法拉近比數。穆倫斯沒有擔任先發,讓夢想家打出一波20-4的攻勢,但即便穆倫斯回歸到賽場,狀況還是無法令人樂觀。雖說他今天是因為腸胃的問題,但他的下盤穩定性從他傷癒復出之後就沒有好過,碰到今天殺翻了眼的大B,顯得毫無還手之力。

來源:P.LEAGUE+

另外在針對卡拉曼的防守也做得乏善可陳,卡拉曼最大的問題在於運球重心過高,被壓迫後的傳球準度也不理想。夢想家先發是沒有控球的,國王理應想辦法讓卡拉曼在三分線,甚至過半場時持球,再對他執行壓迫,後面的球員做好封阻傳球路線的準備。結果今天被卡拉曼不斷空切到禁區,在籃下予取予求,我不認為國王沒有針對卡拉曼的弱點下功夫,但執行力理應更好。

 

另外夢想家搶下20顆進攻籃板,全隊總共60顆籃板,展現了令人絕望的籃板差距。這部分不能只怪長人,國王全隊在籃板卡位時都在恍神,單是點名就有李愷諺,曼尼高,楊敬敏和林書緯,尤其被陳振傑拿到的那兩顆進攻籃板,直接打斷國王追分的士氣,夢想家透過無限籃板提升進攻端的容錯率,讓國王無法拉近比分。

 

進攻端國王本土發揮並沒有到很糟糕,少數比較能挑剔的是上半場擋拆切太深,無法導傳到外圍,這在國王採用一大四小陣容後也獲得解決。另外下半場曼尼高企圖開無雙來做最後掙扎,但球處理得實在不算很好,反而被大B賞幾顆麻辣鍋。但如果不是夢想家進攻狀態火熱,這些瑕不掩瑜。
來源:P.LEAGUE+

但穆倫斯那種要打不打的態度,實在讓其他國王球員的努力無用功。籃下因為下盤不穩而屢屢放槍,連李德威都可以守住他,而且以往應該能接到的空接本場都無法把握住,讓國王缺乏了吃餅選擇,也懲罰不了夢想家讓大B下去休息的時間。更令人不滿的是整場對著裁判碎碎念,明明自己是落後的一方,更應該專注在賽場上。這場有點讓我看到攻城獅太樂的感覺,如果現在的穆倫斯對上富邦,肯定只會被打更慘,只能祈禱他能痛定思痛,找回MVP的身手。

來源:P.LEAGUE+

總結來說,國王的先發讓夢想家找到突破口,穆倫斯的低迷打亂了國王原本的防守策略,進而導致團隊防守萎靡不振。夢想家把握住機會並打出季後賽最好的進攻表現,在主場大勝。隨著系列賽的進行,穆倫斯有多少底已經逐漸被夢想家摸透,從逐漸增加五號位擋拆比例就可見一斑,如果穆倫斯不適時反彈,對國王來說這個系列賽會比想像中更加難纏。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