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名教頭 Phil Jackson提出過40-20 競爭者法則:在NBA例行賽中,只有拿下第40勝前,輸少於20場球賽的球隊,才能贏下最終的總冠軍。本季達成此成就的球隊只有三支:公鹿、綠軍和金塊。既然前兩者都被熱火打敗,那熱火能不能再贏一輪呢?接下來就看看金塊的部分:
金塊的季後賽展現出本季最強球隊的氣勢。由連兩年的MVP領軍,季後賽場均30分大三元的Jokic帶隊;加上手感非常火燙的先發雙能衛Jamal Murray、鋒線大鎖Aaron Gordon、3D搖擺人KCP、高側翼MPJ、全能第六人Bruce Brown、替補內線Jeff Green和新秀Christian Braun。這八人(嚴格來講只有前六人)就是本季效率最佳的輪換陣容。
金塊的進攻體系除了環繞Jokic的高位策應,在西區冠軍賽受惠Murray 場均32.5分的大爆發,在關鍵時刻打了更多的Murray - Jokic小組搭配。Jokic是一位能裡能外的長人,關鍵時刻要他單打亦無不可。金塊進攻上的可變性,造就了他們極難被限制的進攻。面對前兩輪防守效率106.5,季後賽排名第一的湖人,依然能在西區冠軍賽上以122.3的進攻效率,橫掃內線防守巨獸Anthony Davis與他的湖人。
而金塊的防守雖然沒進攻那麼亮眼,但也不容小覷。金塊的先發球員身材非常出色。除了Jokic的6-11,Murray 6-4、KCP 6-5在後衛都算高,更別說側翼MPJ 6-10、Gordon 6-9兩個體能好的高側翼在現代根本就是稀有財。每個人的防守都非常積極,沒有天之驕子的傲氣,卻很肯放足心力壓迫單防。即使不依賴協防輪轉,卻在各自位置上都有優秀的防守鎖。以滴水不漏形容他們的防守或許過譽,但他們的單兵防守確實沒有明顯弱點。
金塊身材上的優點,卻正好是熱火的劣勢。在Herro倒下後,熱火的先發組合為Gabe Vincent(6-3)、Max Strus(6-5)、Jimmy Butler(6-7)、Kevin Love(6-8)和Bam Adebayo(6-10)的身材甚是普通。更別說輪換名單的Martin、Robinson、Lowry和Zeller了。雖然身高看似及格,但他們的對抗性真的只剩拼勁。
而熱火這幾輪是怎麼贏下系列賽的呢?正是睥睨群雄的外線手感。熱火在季後賽的外線命中率高達39%,季後賽第一。且每場比賽能轟下13.1顆三分,也是質精量多。尤其對綠軍最後一戰,整隊以5成命中率砍下14顆三分球,整場幾乎不曾落後的比分,都說明了三分球對熱火的進攻有多重要。Vincent、Strus、Robinson、Martin四個人每場比賽都能轟下超過2顆三分球,多點開花的屬性也讓對手難以針對部署。
而外線的火燙,也為Butler拉開最極致的單打空間。作為季後賽的單打王,Butler每場比賽5.8次單打中,每回合能得1.01分,效率勝過64.4%的球員。在公鹿和綠軍的系列賽中也證明過,Butler的單打能突破Holiday、White甚至Smart這些年度防守隊的球員。因此,金塊怎麼防守Butler是他們最大的課題。
我認為金塊該拿出Aaron Gordon主守Butler。季後賽期間,Gordon作為球隊最好的鋒線大鎖,曾單點守住LeBron、KD、AD、Towns等大型側翼和中鋒。他在第二輪單防KD時,將後者68次出手的命中率壓制到38.2%,三分命中率更低達23.1%。讓Gordon以身材和速度單防Butler,並適時增加更多籃底協防,可能是金塊唯一能限制Butler的辦法。
實際上,金塊的半場防守執行度相當不錯。以下提供JJ Redick的影片分析,說明金塊在關鍵時刻如何防守湖人的ATO(After Time-Out)戰術。
但金塊的轉換防守效率卻不如人意。每個防守回合中,金塊平均會被對手拿下1.19分,在所有進入次輪的八支球隊中,效率倒數第一。尤其在比賽片段中能發現,他們轉換防守落位比較慢,讓對手很輕易就得到多打少的早攻機會。更別說熱火的防守轉換快攻之優秀,在所有季後賽球隊中排名第二。熱火的速度優勢不僅彰顯在防守,也在轉換進攻之中。趁對方防守者未完全準備就搶先進攻,正是熱火的早攻寫照。
而金塊的半場防守漏洞之一正是Jokic。金塊面對擋拆時,由於後衛過掩護的能力都很好,加上為了防止進攻大腦Jokic的犯規麻煩,會選擇讓Jokic沉退到油漆區。但熱火的後衛Vincent、Lowry甚至受傷準備回歸的Herro,都有擋拆後直接乾拔跳投的能力。如何避免擋拆後的三分球,是否需要把Jokic的沉退位置提高,甚至是否需要偶爾Hedge或Show,將會是防守部署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