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球王Novak Djokovic目前球王在位總週數387週已是史上No.1,22座大滿貫冠軍數也與西班牙蠻牛Rafa Nadal並列歷史第1,自Nadal宣布退出2023法網後,Djokovic也成奪冠熱門人選,過去在法網手握2座冠軍、4座亞軍的他,個人球風適用不同類型球場,是除了Nadal以外,在紅土上最具主宰力的選手。

先來談談Djokovic的技術特點,這名塞爾維亞傳奇是名右手持拍、雙手反拍,且擅長底線進攻的球員,其中「接發球」功力更讓人聞風喪膽,此外,Djokovic的發球均速雖不是特別突出,但變化多端、落點刁鑽,以及適當配球,使他成為「攻防一體」的球員。

何謂攻防一體?
攻防一體,顧名思義就是可攻可守,如果以不同運動比喻,美國職棒天使隊球員大谷翔平,在球隊進攻可擔任打者,球隊防守又可勝任投手。前NBA傳奇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不僅多次蟬聯聯盟得分王,也曾榮獲年度最佳防守球員。Djokovic在網球領域也有類似元素存在,對比Roger Federer令觀眾賞心悅目、華麗多樣的進攻,以及Rafa Nadal宛如鋼鐵般意志、銅牆鐵壁般防守,Djokovic或許進攻不如Federer犀利、防守不如Nadal積極強悍,可是卻比這2人,能在進攻和防守取得平衡。
上述以棒球、籃球等運動為例,若以網球發球局設為進攻方,接發球局為防守方,就更能觀察Djokovic的獨特之處,在「接發球」方面,前球王阿格西(Andre Agassi)曾表示,Djokovic的接發球能力已超越歷代所有球王的水平,Agassi選手時期就以接發球聞名,他也曾擔任Djokovic的教練,甚至認為Djokovic的接發球實力在他之上,阿格西更如此形容:
說像我嗎?Novak的接發球已經超越我,他的身體延展性讓他擁有極大防守範圍,再加上他對球的預判精準,往往能在下一球帶給對手威脅!
Djokovic之所以能破這麼多發球局,就是擅長反過來利用對手發球,借力使力,回敬對手更厲害的球,當然這也建立在他身體的柔軟度,時能劈腿救球,以及對來球的預測判斷等基礎上。

至於「發球」,Djokovic接受過前球王Boris Becker、左手重砲Goran Ivanisevic等精通發球上網的名將指導後,發球上網越來越出色,也增加使用次數,首先,Becker鼓勵Djokovic多嘗試些上網,加強自身網前截擊水平,使自己球風更加多元。
曾在2001溫布頓賽事中共發出高達227記Ace球,並以外卡身份奪得該屆溫網男單冠軍,擅長在草地球場發出Ace球的Ivanisevic,也將Djokovic的發球強化到最高境界,撇除Djokovic因不少國家實施疫苗政策,而錯失許多賽事的去年賽季,Djokovic在2016年完成全滿貫,該年他平均每場能發出3.8記Ace球,但之後逐年上升,2021年賽季至今平均每場能發出8.1記Ace球,將近兩倍以上的提升!
面對Federer、Nadal調整攻守思維
有在關注網球的觀眾都知道,網球場地可分為硬地、紅土和草地,與Federer、Nadal並稱網壇史上最強Big 3的Djokovic,是唯一能在溫布頓草地球場擊敗Federer、在法網紅土球場擊敗Nadal的球員。
Federer善用「比賽速度」概念去壓制對手,所謂比賽速度,也就是提早擊球,或站在比較前面位置擊球,這樣相對會縮短和對手的距離,且對手視覺上會覺得球速變快,其實不是球本身速度變快,而是距離變短的關係,可以試想若接離自己本身較近的球,跟離自己較遠的球,雖是相同速度,但還是感覺前者速度較快,且反應時間較短,這讓Federer更熱愛在「彈跳低、彈速快」的草地球場舉行的溫布頓更加得心應手。

Nadal彷彿是位鬥士,不放棄場上的任何一顆球,每當對手發球時,很喜歡站在退離底線後方好幾步的位置,目的就是要打出更多旋轉的上旋球,上旋球因過網急墜,比較不容易掛網,何況球在紅土球場的彈跳更高、彈速更慢,使Nadal能採取慢慢和對手纏鬥,不停多拍來回,等待對手失誤的防守網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