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最大贏家:太空人
太空人在這年前五順位有兩個選秀權,原因是沒能簽下前一年的狀元Brady Aiken,因此獲得2015年第二順位的補償選秀權,加上2014年還處於重建期的太空人,戰績不佳自身保有的第五順位。因為持有兩個高順位,太空人這屆選秀,也是目前單隊選秀簽約金額度的最高紀錄。
手握前五順位又有巨額簽約額度可運用,選到能上大聯盟的球員並非難事。但太空人在這屆不只是單純選到好球員而已,而是一次把兩位2015梯最強打者打包帶走,兩人也雙雙成為太空人在2022年奪冠的重要主力。
當年選秀,兩位大學游擊大物互爭狀元,最後握有第一順位的響尾蛇,選走了Dansby Swanson。到了第二順位,太空人順理成章地挑走了另一位游擊手—來自名門LSU的Alex Bregman。

對於只有成為榜眼,Bregman其實相當不服,多年後在ESPN的一篇報導中,Bregman回憶選秀並說到:「是的。我氣炸了,我想成為第一個被挑走的球員,之所以選2號作為背號,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我落到第二順位。」而他目前生涯貢獻,也確實比狀元郎Swanson好上許多,用表現證明自己才是該屆最強球員。
延伸閱讀
太空人的下一個選秀機會並沒有相隔太久,選完Bregman大約15分鐘後,主席Rob Manfred念出了另一位太空人基石球員的名字—Kyle Tucker。

作為當年天花板極高的高中新秀,選前被認為只要能將身體練壯,單季20轟不成問題,守備上優異的臂力,適合擔任右外野手。Tucker經過太空人體系的養成,可說是完全兌現,甚至超越了球探當年對他的期待,最近兩季都有30轟的表現,去年也靠著8次助殺,拿下外野金手套獎。
除了上述兩位球員外,該屆選秀太空人還挑到不少優質選手。先是在第一輪的補償選秀輪次,妥善利用簽約金額度分配,偷到當年另一位大物外野Daz Cameron,成為日後交易來Verlander的籌碼之一。選秀後段也挑走Garrett Stubs、Patrick Sandoval、Myles Straw等足以站穩大聯盟的球員,選秀眼光不言可喻。
2016 最大贏家:道奇
新秀養成的不確定性之一,就是難以預測新人們的身體,是否跟得上職業賽事的頻繁出賽。2016年的首輪大物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曾高居百大新秀前十的Forrest Whitley、打打停停的紅人大物Nick Senzel、就連過去相對健康的Gavin Lux也在今年遭遇右膝十字韌帶斷裂。

好在這屆的二輪新秀出了不少明星選手,總順位第59順位的Bryan Reynolds、第64順位的Pete Alonso,以及第66順位的Bo Bichette反而撐起了這梯新秀的強度。
雖然道奇在這屆的首輪Gavin Lux今年報銷,不過洛杉磯最強球隊,在16年選秀依舊收穫滿滿,主戰捕手Will Smith就是16梯的收穫之一。Smith目前生涯5季,WRC+通通維持在127以上,要知道連JT Realmuto,這位聯盟近年的代表性捕手,生涯十季也只有2度完成此創舉,顯示出Will Smith在捕手的位置上,具備如此強大火力有多麼不容易。
延伸閱讀
今年開季道奇的先發輪值中,也有兩位投手來自2016梯選秀。紅髮雷神Dustin May在第三輪被道奇挑走,去年投出生涯年的Tony Gonsolin更是等到第九輪才被指名。當時還是高中生的May,其實已經與Texas A&M達成加盟協議,因此道奇花了100萬美金,遠高於該順位額度的價格簽下Dustin May。

不同於May的高薪加盟,Tony Gonsolin當年的簽約金只有2500美元,當時的他還是名二刀流選手,進入職棒專心練投手後,球速與球威都有跳躍性的成長。從剛加盟時速球只有約88-92英哩,球季結束居然已經摸得到100mph,轉先發後均速也維持在92-97英哩。此外也將他的快速指叉球練到極致,兩相搭配,成為解決打者的最佳武器,並在去年球季豪取16勝,生涯首度入選明星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