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3騎士交出亮眼的成績,除打進暌違的季後賽,Jarrett Allen、Evan Mobley的前場與Donovan Mitchell、Darius Garland的後場各司其職。用異於當前聯盟主流的核心,打老派的防守比賽,騎士有了穩定的起跑點,從季後賽系列戰也能看出之後要修補的環節。
雙塔行得通,雙衛也頗有效果
聯盟多數主戰球員身高多半集中在6呎2吋到6呎8吋,騎士連著兩個球季標榜大陣容先發。先有Allen、Mobley與Lauri Markkanen的三塔,本季則由雙塔搭配前場。兩位兼具護框與輪轉協防外圍能力的長人,讓騎士在防守端幾乎不受錯位威脅。Allen擔任最後一線護框者時,對手灌籃與上籃的命中率僅有54%,是聯盟56位護框者(每場至少4次嘗試封阻上籃/灌籃)第7名。Mobley則可對位防守所有球員,他計算後衛切入的步伐,最後一刻封阻,他勇於在籃下對抗強壯的長人,而非閃避。
前一季季末嘗試一肩扛起球隊的Garland,面對強大的壓力與對手防守上的針對,不但發生大量失誤,場上判斷也過於粗糙,騎士與季後賽擦身而過。球團遂交易來超級球星Mitchell與他搭檔。全職擔任控球後衛的Garland關鍵時刻依舊不時出現非壓迫性,漫不經心的失誤,貽誤球隊勝機,不過次數已經大幅減少。相對地他梳理騎士進攻井然有序,團隊進攻效率從中段班推進到第8名。Mitchell與Garland分別名列聯盟擋拆得分第5、第11位。
Mitchell的加盟使Garland的持球率從27.2%微降到26.2%,但總體表現更佳,場均得分幾乎維持不變,生涯外線命中率首度突破4成,失誤數從3.6次降到2.9次。隨著體型逐漸茁壯,以往是弱點的防守也慢慢往「比平均稍差一點」邁進。3月28日面對老鷹,在Allen與Isaac Okoro休戰的情況下,Garland的防守讓Trae Young全場投15中4,出現6次失誤。
Allen-Garland-Mobley邁入第二年磨合,加上攻防兩端建立起秩序,J.B. Bickerstaff上任以來不斷貫徹的拼戰精神。騎士季初曾遭遇一段不知如何為比賽收尾的亂流,但最後關關難過關關過。攻守效率都排名聯盟前10強,騎士在主場Rocket Mortgage FieldHouse可壓制對手場均得分到104.95分,是聯盟最低,充分說明何以能繳出31勝10負的主場戰績。
Caris LeVert值得一紙續約
原先LeVert被寄予帶領騎士打進季後賽的厚望,Garland也稱他為球隊缺少的拼圖。因為傷病等種種因素,LeVert上季並未滿足騎士的期待。休賽季他進行節食,頻繁地進出重訓室,確保以最佳狀態迎接開季。順利奪下先發小前鋒位置的LeVert並未高興太久。2022年11月騎士客場敗給公鹿後,Bickerstaff總教練與他溝通,希望改由板凳出發。無可諱言,這樣安排使教練團調度更有餘裕,先發與板凳陣容也均衡。LeVert季中轉變角色的努力,並不亞於當年Love在騎士三巨頭成軍時的適應過程。
LeVert並非能領軍球隊的首席球星,論持球組織、得分爆發力他不如後場雙衛,沒有可以當射手用的穩定外線,講防守大鎖沒人會優先想到他。但前述這些技藝,他在隊上都可排到第3-4號交椅。2017-18球季入行的LeVert,實際上已可算是中生代球員,他的籃球智商跟著騎士戰績全速運轉。3月份前9場比賽,LeVert以14.1分4.1籃板3.9助攻1.8抄截,7場比賽得分雙位數,提供急需的板凳產出,騎士以6勝3負成績與緊追在後的尼克保持距離。
與LeVert續約成為騎士暑假的首要任務之一,主要考量包括:
- 雙方陣營漸漸產生共識,LeVert在克里夫蘭過得安穩,打球有動力。騎士方面除非策動先簽後換,否則一旦LeVert離開,也找不到替代人選。
- LeVert的長處是騎士大多數輪值球員的短處:雙塔、Okoro、Stevens、Dwan Wade都拙於自主創造進攻機會,Osman則是何時要自主進攻,進攻品質如何,他本人恐怕也搞不太清楚。
- 在季後賽節奏完全被尼克牽著走的局勢下,LeVert又被教練從替補一下安插到先發,但他的表現未見失常,場均助攻數與總得分都排名全隊第3。足見LeVert吃得住大場面,符合他季賽想方設法幫助球隊獲勝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