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6/09

還有人記得Nassir Little嗎?

季初簽下4年29M的賣身契後,Nassir Little曾說過:「我認為我值得更多,但我對自己的健康沒有信心。」本季的Little可謂應驗了這句話。打到3月31號,Little共出賽54場。說他健康嗎?好像也還好。說不健康嗎?54場已是他生涯出賽最多的一年了。只能苦笑。

作者:KC

在拓荒者擁有不少佔球權的後衛,不用Little自行持球之下,Little把自己的3D定位擔綱的非常不錯。Little今年的外線出手佔總出手超過一半。不管是底角(41%)還是弧頂(39%),雖然出手次數減少,但各位置的外線命中率都是生涯新高。

且細看比賽,Little不僅是定點Catch-And-Shoot而已。拓荒者的跑位設定中,Little更有一些簡單的Off-Screen跑位。中上水準的跑動射手,也讓他的戰術定位變得更多元。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Little的進攻可不僅止於外線。他的接應也是被低估的好。雖然Little的接應決策能力不太好,不懂得閱讀防守佈陣,也不懂得分辨什麼時候該切入、什麼時候該投籃。但除了切入和投籃,Little今年還練出了一項技能——運球後急停中距離。去年在中距離只能說偶有佳作的他,今年徹底把接應中距離練出來了。在近期的比賽中,可以多次看到Little在三分線接球後,運兩運,然後在中距離投掉,彷彿讓我看到一點選秀模板「小Kawhi」的感覺。

當然Little的中距離還有一段路要走,出手姿勢不穩定、身體平衡感不夠好。但Little在小樣本中,的確有能力在對手頭上顏射。甚至他本季的長兩分命中率更高達58%,效率可勝聯盟81% 的前鋒。

可惜的是,踏入生涯第四年,Little上場磨練的機會還是不多。雖然本季上場時間不多,繳出高效的表現。但這是建立在Billups限制他的出手權嗎?抑或給他每場20分鐘以上的機會,他的貢獻還能成比例增加呢?

細看他出場超過20分鐘的比賽,他場均能得9.8分,外線命中率有43.3%。當中更包括一場先發上場33分中,高效砍下26分的比賽。這些有效率的表現,可是Little 4年共僅出賽187場比賽,場均約17分鐘的磨練機會堆砌出。那麼倘若Little不曾受傷,按照他的成長曲線,他本該達到什麼高度呢?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這兩季在側翼人手短缺時,拓荒者在關鍵時刻的選擇是讓Hart、Sharpe這些搖擺人扛到側翼前鋒的位置,而不是讓真正身材及格的Little扛更多重責。在生涯第四年,高天賦側翼最關鍵的養成年,難得能出賽的比賽中,Little還是沒得到教練Billups的信任,沒法上場展現自己的天賦。被Hart擠下板凳也就算了,但季初出場順序被Winslow擠下,還得跟二輪秀Jabari Walker分食板凳前鋒的定位,也能一窺拓荒者對訓練Little的態度。

Little的定位非常明確,作為3D和勉強有一點接應功能的前鋒,基本上就是Aminu在拓荒者的定位。不管未來拓荒者走向如何,Little這種隨插即用的3D在聯盟只要保持健康,依舊有生存的餘地。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