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布陣
Fiorentina(4-3-3)
特別人選:
Christian Kouame
為什麼Kouame是特別人選,因為在Italiano下半季的規劃裡,Kouame是更傾向於替補的位置,可踢兩邊也能客串中鋒,但在傷兵回歸後出賽場次是有明顯減少的。特別是在Nicolas Gonzalez逐漸固定在右邊鋒位置後,變成左邊鋒有多達四位球員去競爭,以功能性大致可以分為兩兩一組,原始左邊鋒組的Sottil、Saponara,以及後期改造組的Ikone、Kouame,Italiano是偏好培養的是後者,球員自身的天賦更高,但在場上實際的表現來說,明顯不論是Ikone還是Kouame都還沒能適應左邊鋒角色的定位(後面篇幅會在提到)。
Luca Ranieri
作為陣中的第四號中後衛,可以說Italiano是做了一個保守的抉擇,就如同他賽後訪問有提到的-"因為是決賽他希望能降低風險”,這或許是他選擇踢法較為保守的Ranieri的原因。
這邊也可以順勢提及另外兩名人選,分別是Quarta和Igor,Quarta這季很少在左邊中衛出賽,大多時候都是跟Milenkovic錯開時間上場,兩人作為陣中出、控球能力較好的中衛,勢必需要至少一名在場上,因此將Quarta放在板凳,可以視為主帥為比賽後段輪替買的保險,而在他與Milenkovic之間作抉擇,面對肢體碰撞強烈的對手,且有Antonio需要專防的情況下,身材與爭頂能力較好的Milenkovic自然是比較好的選擇。(至於Igor下半季狀態有多糟就不多提了)
West Ham(4-2-3-1)
鐵鎚幫這邊沒什麼問題,就是把賽季最常用的陣容拿出來,比較特別的可能是右邊後衛Coufal的回歸,在五月初有面臨腿部傷勢,所幸傷勢不重。Coufal在右邊後衛的位置上還是比Kehrer更加穩定,進攻端也更有威脅性,此外,布拉格也是他過往老東家斯拉維亞的主場,熟悉度與身為地主的渲染力都是附加優勢。
比賽內容:
3後衛或是4後衛的轉換
紫百合開場的設定是將後腰Amrabat墮後,和兩名後衛組成三後衛在後場導腳,目的是將兩名邊後衛推上前參與進攻,同時避免兩名後衛互傳的窘境。但這樣的配置潛在問題蠻大的,一來是擔任節拍器的Amrabat被綁死在靠後的位置,沒辦法參與進攻,也導致進攻的節奏有點分裂。


二來是西漢姆聯的防守很好針對,因為原先方針就不著重在取得控球,因此鐵鎚部置的前場施壓人員很少,主要都放在自家半場以斷球線、保護禁區為主,紫百合的後場也無法輕易出球至前場,往往需要第四名人員回撤接應。


這個布置乍看之下對紫百合沒什麼助益,但實際上減輕了不少後防線的壓力,西漢姆聯較難打出快速反擊,就算真的在中場被斷到球推動快攻,紫百合也有充足的防守球員去對位三名箭頭。要知道Italiano是相當缺乏大賽經驗的,特別是在一場與國米的決賽中失利後,自然會想要更保守的來準備這場比賽,但就因為這份小心錯失了應該利用的上半場。
像這樣的三後衛Build-up也不可能維持整場,有時還是會回歸4後衛的站位,特別是攻防轉換之時,這時西漢姆聯在防守上的變化就很聰明,原先不施壓的開始做對位壓迫,讓後衛只能透過大腳往前送,避免紫百合緩慢推進後在自家半場控球的可能。
狀態不佳的配合
本場除了戰術設定可惜了之外,球員的臨場發揮也是不理想,以下就用幾個案例來說明紫百合上半場錯失的機會:
1.猶豫
比賽15分鐘,Nicolas在中路的一次進攻,這邊他有兩個選擇,一是自行盤帶,二是直接塞給中鋒Jovic。
但他面對Rice的追防,是打算利用盤帶技術過人
最終就是球掉了以失敗告終,在前方的Jovic也有類似嘆息的動作,向隊友示意這球有點可惜了。
2.缺乏跑動
比賽16分鐘,一次的攻守轉換,中場由Bonaventura持球向球場左側盤帶,畫面中可以明顯看到Mandragora在招手示意要球,但其實Bonaventura並沒有受到壓迫,是可以自行盤帶到該區域,Mandragora沒有向前跑動牽動防守,對於已經囤積大量人員在後場的紫百合來說,空間是完全施展不開的。
我們試著推演Mandragora向前跑後的流動:
可能一是Soucek去跟防,此時Bonaventura就可以選擇傳直塞球,給到領先Rice一個身位的Jovic,會是一次有效的推進。
可能二是遠邊的Bowen來跟防,此時Biraghi就可以順勢往前接球,也是有效的推進。
當然現實是Mandragora停留在原地,Bonaventura沒人可以傳就遭到包夾,只能又傳回後場重新來過。
3.三人小組的陷阱
比賽18分鐘,左邊禁區外的一次三人小組配合,紫百合是讓Kouame與Mandragora做一次的換位接球。
Kouame有兩個選擇,一是向右自行盤帶,二是再次回給Biragh。(Mandragora依然站在球線上無法傳球)
Kouame最終是選擇傳向左邊,就中了西漢姆聯布下的陷阱,Bowen和Coufal一邊斷球線一邊施壓包夾,最終迫使Biraghi傳球失敗。
4.反擊的選邊錯誤
24分鐘的這波就很簡單,Bonaventura持球推動反擊,在面對防守者前要做抉擇,右邊是明顯的二打一,特別是以Dodo的速度,即便Augerd前來協防也不一定來得及。而左邊是3個人面對五個人的防守集團,Mandragora甚至是拖後的,在快攻時選擇向後傳就是給對手防守喘息的機會。一來一往明顯傳向右邊的發展會更好,只可惜Bonaventura沒有這樣決策...。
5.可惜的直塞
28分鐘這波也是反擊,由Dodo在右邊路持球,Nicolas從防守球員間竄出跟進,可以看到Emerson和Augerd兩人之間的空間很開,且Augerd必須顧忌身後的Jovic,此時Dodo若能塞給Nicolas會有很大的發展機會。
但Dodo是選擇慢了下來,此時原先畫面外的Benrahma也跟防到位了,Augerd也有餘裕去指揮隊友對位。
在看似這球又要慢下來時,接到傳球的Bonaventura這次選擇自行加速上前,果真讓對手反應不及。
然而,最後搭配Nicolas前插的直塞球傳過頭了,錯失了這球大好機會。
擺錯的進攻方向
紫百合在進攻的強點有兩個,一個是Nicolas的個人盤帶技術,能以一敵多,是撕扯防線的利器。另一個Biraghi的傳中球,幾乎可以說是整個歐協盃的參賽球員中,品質最好最穩定的傳中。

紫百合上半場的進攻主軸,很明顯是左路及中路,這跟前面提到過的三後衛有些許關係,Nicolas、Bonaventura、Dodo,甚至是Jovic都會輪流回撤接應,導致大多數球員都被綁在中路,另外就是Amrabat無法前推,使球隊在轉換邊路變得不順暢,才會有上面看到的以失誤或是回傳收場的進攻。
在Italiano的體系中,左邊鋒球員往往是以配合Biraghi作為核心要務,這邊就可以稍微提一下為什麼啟用Kouame,Kouame的優勢很明顯是身材以及運動能力,跳的高、跑得快,搶點能力優秀,加上原先是踢中鋒出身的,在處理球上是更習慣直接一點,與隊友的配合上會缺乏細膩度,處理球的速度也比較慢。Italiano在本場所給予Kouame的任務與替補端的另一名愛將Saponara會比較相似,以前場支點和輔助為主,差別是Kouame的跑動能力更好比較適合先發。
Kouame的另一個價值是禁區攪和的能力,可以幫助身材比較劣勢的紫百合在禁區多一名強點,理想中的進攻應該是Kouame多潛伏到禁區,讓禁區成多點進攻,再由Biraghi的橫傳去創造機會(如下圖)。
但Moyes設計的防守明顯是有針對這點在提防,首先是Biraghi一旦進到前場,Bowen就會貼身盯防,即使Biraghi獲得傳中機會,也一定會被包夾阻斷傳中路線,要知道Biraghi在本屆賽會的場均傳中次數是高達10次以上,射門機會創造也有將近5次,但本場他在受到限制之下是僅僅6次的傳中,其中只有一次成功傳入禁區,射門機會創造僅有兩次 (且均為定位球),可以看出西漢姆聯防線右傾的戰術是相當成功。
一來一往,其實紫百合在右路的邊線區有很大的空間可以運用,且西漢姆聯多數時候是僅有Emerson在防守區域上,在整條防線裡Emerson可能是最好突破與攻擊的對象,一旦能夠創造另一個強點Nicolas有一對一、甚至一對二的機會,收到的成效都是不錯的,以下是幾個例子:
比賽32分鐘,Nicolas自行在邊路盤帶,Rice和Emerson是打算包夾,但Rice第一時間的上搶被晃過後,Emerson伸腳攔截是直接被Nicolas「穿襠」的人球分過,直接以一敵二突破,直到Augerd在禁區有驚無險地將球清出底線才化解這波攻勢,從這波進攻可以看出Nicolas自行撕裂防線的上限非常高,西漢姆聯的防線左半邊空間也非常大,是紫百合應該要多加利用的點位。
這邊也有一個小插曲,其實從開賽在西漢姆聯右方角旗區的球迷就不斷的在丟塑膠杯進場,包含這波也是,Nicolas球被清掉後倒地,塑膠杯就開始朝著他做投擲,有趣的是Nicolas接到其中一個杯子後,做了一個假裝喝水的動作,帶有點戲謔和俏皮,也代表他並不畏懼球迷的挑釁。
但在這之後的角球,操刀的Biraghi在準備擺球時,一樣被多個杯子伺候,其中一個杯子是直接砸向頭部,且裡面疑似是有放置硬物的,導致Biraghi頭部有擦挫傷、甚至流血,比賽也因此中斷。雖然被砸到的同時Biraghi是以鼓掌回覆西漢姆聯球迷,展現自身氣勢沒有被壓下去。
但俗話說的好「擒賊先擒王」,在身為隊長的Biraghi被治療後,明顯紫百合的氣勢被中斷了,特別是球員的注意力會從百分百投入在場上,轉變成需要分神給到場外的觀眾,那怕是帶有一點憤怒、抑或是恐懼、不屑,都會影響到球員在場上的競技狀態,也果真在該事件發生後的上半場,紫百合難以發展出有效的進攻,甚至在這波亂流之中也有被Emerosn在左路製造不小的威脅。
直到中場哨響前的最後一波,一樣又是在右路有機會單打的Nicolas,面對Benrahma是毫不猶豫的扣回左腳傳中,相當漂亮的找到了Kouame,體現了將他擺上先發的價值,Kouame的頭槌是中柱後回彈,再被門前的Jovic給補進,在中場哨響前完成漂亮的進球,只可惜這球Jovic的站位是已經越位了,雖說是詐胡,但這球重新把紫百合的氣勢提上來,也體現右路發展進攻的可能性。
Kouame的問題
撇除掉站位選擇往往不理想的Mandragora,Kouame的失常或許是上半場進攻當機的主要因素。先說說支點功能,對位Kouame的Coufal真的是來上課的,就像搶籃板一樣,卡到位的不一定能搶到籃板,等到球快到了Coufal再從後面趕來頂走。另外他也知道跳高比不贏Kouame,他就增加肢體碰撞的強度,寧可用犯規限制接球,裁判尺度鬆一點還能得利幾球,雖然整體下來Kouame的爭球得利次數還是贏的,但在身體與心理的疲勞程度是相當大的負荷。

這場Kouame在處理球上的瑕疵確實比較多,比賽41分鐘西漢姆聯的角球,Kouame想要倒掛解圍失誤,導致球權再次被西漢姆聯掌握,隨後又賠上犯規讓西漢姆聯在前場取得位至很好的定位球,

比賽45分鐘,Kouame在熟悉的左側禁區外接應,漂亮的一過二突破包夾,成功為Biraghi清出左側邊路的廣大空間,結果最後一腳要給Biraghi的傳球傳壞了,在沒有受壓迫的情況下是比較不應該的失誤。
下半場剛開局46分鐘,Bonaventura的一次橫傳很漂亮的越過禁區人群,找到遠側無人盯防的Kouame,這個位置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操作,但他第一拍的停球失誤,讓Coufal有機會可以把球給清掉,丟失一個大好機會。
下半場56分鐘,Kouame在禁區外更中間的位置接到球,且無人施壓,這球他選擇自己打門,當然也是選擇之一,但回歸到Kouame本身的能力,遠射並不在他的技能包裡,可以看到右側還有隊友可以分球的情況下,這球選擇自己攻門就不是太好,最終也是被門將輕鬆抱下。
直到61分鐘,紫百合作出第二次的換人(第一次是半場把Cabral對位換下流鼻血的Jovic),把身心俱疲的Kouame換下,並沒有選擇換上本季主力的Ikone,而是換上風格類型較為相似的Saponara,但效果也不是很好。


Coufal的致命手榴彈
Coufal或許是真的有主場Buff加成,本場扔出的手榴彈,每顆都會引爆。
第一顆是比賽12分鐘,這球從邊線擲入禁區,被Zouma碰到剛好落在禁區外的Rice前面,一腳轟門是差了點,但也足夠威脅。
第二顆是57分鐘,這球非常誇張,超遠的一顆手榴彈,Bowen很聰明的利用了越位規則,可以看到防守球員是慢了半拍才去對位,也就導致後來Biraghi在爭球的時候造成手球,西漢姆聯也藉此首開紀錄取得領先,這球手球不是最大的癥結點,而是前一拍的防守疏失,即使沒有手球,這球讓Bowen進到這麼深的位置也是足以造成傷害的。



第三顆是79分鐘,這顆一樣是被隊友頂到做球給後方的球員,好險靠著門將Terracciano的神撲救才化解這波進攻,不過裁判吹了前一拍爭頂時的犯規,但實際上是不明顯的模糊地帶,要是沒吹又沒撲到絕對是重傷害。
右路進攻+Amrabat的轉移
比賽66分鐘,就如同小標,紫百合上半場進攻缺少的部分,先是Amrabat在中場的轉邊長傳,接著是Nicolas擅長的爭頂擺渡,最後接上Bonaventura的神來一腳,完成了追平的重要一球。




再來也有一球右路的進攻,一樣是Nicolas的橫傳,給到禁區的Cabral,靈巧的做球給後方的隊友,Mandragora在這個位置獲得了本場機會最好的一球,可惜...射偏了,錯失超前的機會。




熟悉的心魔-越位線
相信有關注本場比賽的球迷朋友都知道,紫百合被Bowen絕殺了,就跟本季義甲聯賽、跟前陣子的義大利盃決賽對陣國米一樣,紫百合較為高位的防線在中線區域,又因為越位陷阱的設置失誤而被突破。
門將大腳的長傳被西漢姆聯爭頂到,Paqueta接到後立即傳出滲透球,此時Biraghi的站位明顯太過於靠後,導致越位線設置失敗,而Igor也沒有立即的向後加速追防Bowen,導致Bowen有不只一個身位的領先單刀,門將Terracciano見狀是出擊,但是其實有點出擊過早,一來是Bowen離射門範圍還有一段距離,二來是剛換上來的Igor是可以追到Bowen的,Terracciano的出擊反而給了Bowen角度與空間做小挑射,最終沒能攔到被完成了絕殺。





這球的進程跟本季聯賽首次對陣國米被絕殺的比賽很像,一樣的中場爭頂失敗,一個滲透球給到單刀球員,雖說終結點不一樣,但一樣是越位線的鬆懈所致。




這球很多球迷會怪在Igor的身上,但就設立越位線的角度來看,其實他做的有對也有錯,更大的問題是出在整個防線。假設這球出現在上半場,兩名中後衛位置不可能推這麼靠前,Biraghi也不會是留後的那個,越位線僅兩名中後衛協調比較不會出錯。這也是Italiano整場一直貫徹的,因為這是決賽必須謹慎,但或許就是球員的心態,希望能在正規時間內分出勝負,防線也隨之越來越激進,Italiano也來不及踩下煞車,最終是迎來了反噬。
總結:
這場紫百合的失利更大成分上是輸給了自己,西漢姆聯的進攻欲望非常低,全場也只有幾個零星的反擊,和Coufal那個不可控因素的邊線手榴彈,其餘的進攻可以說是都被紫百合化解了。而紫百合自己的進攻呢?選擇保守一點的方針似乎沒能為球隊帶來勝利,反而帶來一個四不像的上半場,但如果像義大利盃決賽那樣又可能被擊潰防線,這就是Italiano戰術還沒掌握到的平衡。
賽後球迷社群裡也有大量聲音,希望球隊炒掉主帥Italiano,對於他連續在兩場冠軍戰失利感到不滿。但是實際盤點他在本季帶兵的成績,聯賽第8名僅次於義甲七雄絕對是合格的成績了,在附加上兩個盃賽都闖入冠軍戰,其實非常不容易,要知道賽季中也有幾次的重大傷兵期,Italiano還是有想辦法撐過,所以其實從帳面來看他已經是略高於預期水準的教練了。
但Italiano確實有幾個明確的問題需要改進,或許這些也是球迷會感到不滿的主要因素:
1.過於僵化的戰術體系
以盯人、高壓、控球等元素為主要核心,Italiano的戰術相當講求球員的適應性,特別是對於中後衛,在進攻端要擔負的責任很重,同時防守的壓力也很高,在此之下失誤自然不會少。另外是進攻端無法針對逐個球員的強項加以利用,像是Kouame需要更多空間跑動,Ikone需要更多持球進攻的機會等等,這些球員都被迫填入Italiano的體系當中,結果往往是適性不符。像Italiano這樣體系的優勢是面對再強的敵人都有能力打到五五開,相對的面對實力較懸殊的對手反而是有明顯弱點供其擊潰,做得好就會像二、三月的那一波連勝一樣,做的不好就會像歐協盃的幾個次回合一樣險些翻車。
2.傾向平衡性的用人
在紫百合的名單中是鮮少存在沒有出賽機會的選手,平均調配球員的上場時間,聽起來其實還不錯,但相對的某些球員正處好狀態時,卻會因為輪替而無法上場,這當然有好有壞,好的是球員較少出現疲勞或是嚴重受傷,但在球迷的觀感就不會太好,會有該上場的球員沒上場的既定印象。
3.缺乏臨場變化性與經驗
這點與大賽經驗的累積有關,在聯賽因為是帶狀的賽事,可以隨著賽季進行去調整,但對於盃賽這種生死局,Italiano在如何接招,上半場落後該怎麼攻、上半場領先該怎麼守,其實都是較難以看出Italiano的臨場變化,戰術很多時候還是維持,賭對手先沉不住氣或是失誤,看似主動實則被動。另外就是換人方針,換人的時機點和選擇也很常被詬病,也確實在賽季間有許多不好的換人選擇最終造成失球,這點又可以回扣到第二點,沒有明確區分出先發組與替補組,對於球員的調整與適應上也是會造成問題的。
4.缺乏人格魅力
有人說「球員也是演員」,實際上教練可能也是,帶有一些特質與突出性格的教練比較容易讓人記得,也會比較容易獲得支持。從場邊的肢體動作和賽前賽後的訪問,都可以看出Italiano是個性比較溫的教練,不會與裁判過激的抱怨,賽後也鮮少責備選手,少了一些激情、少了一些「個人主義」,球迷的共感與共情就會跟著支持度一起下降。
雖然討論了這麼多,日前有消息是指出Italiano在與球團的會議後,高機率是會續留到2024年,其實回頭審視Italiano上任後的這兩個賽季,絕對是過去遙不可及的,與那支只能算是中段班的普通隊伍已經有很大的區別,放長期來看,球團的這張信任票還是比較理性的。但對於胃口逐漸被養大的球迷,野心日益攀升的球團,以及逐漸被放大檢視的缺陷,Italiano是必要在下賽季迎來變化,以博取他未來執教生涯的進程。
這邊也補充一個小插曲,在歐會盃的決賽之前,就有傳出主帥Spalleti剛宣布離開的拿坡里,有興趣招攬Italiano,對於同樣是以控球體系為主的主帥拋出肯定的橄欖枝,這點或許也是影響紫百合留人意願的因素,畢竟面臨挖角對於當事人來說算是提價。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以上是決賽回顧的內容,也是紫百合本季的結局,感謝將近一年來支持我的讀者們
由於個人規劃沒辦法抽出太多時間編寫文章,產量有大幅下修還請見諒
希望大家還是能持續熱愛足球,也能不時關心紫百合與義甲的賽事
若好奇紫百合是如何一路挺進歐協盃決賽的 可以點擊下方文章延伸閱讀
另外也很推薦各位收聽最新一期的閒聊足球事(純屬個人推薦)
裡面也有針對本場歐協盃決賽的回顧內容
從歐會決賽思考「決賽心態」、Rice的下一站、Benrahma對父親的愛、聊兩句等等的歐冠決賽
(文章附圖擷取自愛爾達體育頻道轉播)
(封面擷取自FB-ACF Fiorentina,West Ham United)
Melody Huang
義甲單季3個歐戰全拿亞軍,慘
阿笠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