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挑選MPJ前的2017-18球季,金塊在Danilo Gallinari離隊之後,也算是結束了那段先從Carmelo Anthony求去之後重整、辛苦維持在季後賽名單的日子,實際上那幾年的金塊被認為有能力攪局、但經歷Brian Shaw執教的混亂時光,從2014開始連五年無緣季後賽,陣容裡有不少「不錯的綠葉」,但欠缺核心主力,以側翼這個位置來看,那段日子等於是從明星級的Melo、到穩定先發實力卻欠缺健康的Gallinari、再到紮實綠葉風格的Wilson Chandler、Arron Afflalo、然後是有全能雛形但穩定性欠佳的Will Barton、最後是和Nurkić、Jokić同樣在2014中選,首輪加入金塊的Gary Harris。
2018選秀會給了金塊一個機會,對其他球隊來說也是很潛在的恐怖力量,因為金塊在2017-18已經有46勝36敗,這個戰績比東區第六到第八還要出色,卻在西區無緣季後賽,也就是說金塊是「已經有季後賽實力、卻還能擁有樂透籤」的潛在強權,而MPJ是當年選秀會上很特別的存在,論天賦,人高手長但完全是側翼技術、高中時就有「小KD」稱號的MPJ無疑給人超高期待,但大一那年受的重傷卻始終讓人對健康存疑,而在樂透區內的球隊,無一不希望靠這次深度不差的選秀得到一個未來的輪替主力,若不能健康出賽,那貢獻度勢必也打折扣。
MPJ的選秀就這樣一路下滑,但我們其實很難因此質疑前面的球隊,2018梯選秀的前五順位,就是2019年新秀第一隊的成員,而順位在MPJ前的13個人,除了第13順位的Jerome Robinson以外,全部都有在新秀合約期限內就繳出單季平均兩位數得分的成績,也就是說他們都曾經是球隊重要的輪替成員——即使是後來顯然發展不如預期的Kevin Knox、Mo Bamba也曾有過風光,這些不想冒險的球隊,多數並沒有因為錯過MPJ、挑選了什麼「大地雷」而付出太慘痛的代價,而實際上,MPJ第一年就因傷完全沒打,第四年也因神經傷勢只打9場,要說實質給了金塊什麼巨大的貢獻恐怕也未必。
但終究,我們在MPJ身上看見金塊的耐心,金塊知道他們已經具備季後賽實力,所以有時間等MPJ以最健康的身體加入球隊,其二,在MPJ以健康身體馬上在泡泡圈內打出身價、2020-21球季也維持優質身手,的確打出當初高中時給人的期待,而這時即使背著傷病風險,金塊還是毫不猶豫地用最合理的高薪報價和他完成續約,對比同一年太陽對同梯狀元Deandre Ayton的操作,更顯示金塊對球員的信任、與維持建隊哲學的原則。
在Jokić和MPJ的成長上,我們都看見金塊面臨過抉擇、必須冒險的狀況,但終究,金塊對球員的信心、對操盤的合理原則,讓他們得到最好的成果,當然,Jokić還可算是顯然超值,絕對不會讓金塊後悔,而還有四年高薪的MPJ,始終讓金塊無法忽略「生涯前四年已有兩年等同報銷」、「因大傷後防守狀況受影響」等質疑,但至少,在2023年的此刻,他們把所有好的環節在一致的時間上綻放,幫助金塊走完爭冠的最後一哩路。
能從第二輪第41順位挑到王牌中鋒、年度MVP等級的超級球星,與能在已有季後賽實力的情況下從樂透邊緣得到原本有狀元呼聲的高潛力新秀,我們不得不說運氣站在金塊這邊,但對這個第二輪有體重疑慮的中鋒、與高傷病風險的新秀始終投以完全信心、用高度耐性來維持建軍原則,這種一直走在正確、合理道路上的自助,或許也是金塊真正得到天助的原因。
核心陣容與思維穩固的長遠效果
有時候我們或許不一定要怪球員、球隊沒耐心,因為以現行薪資規定,最長合約就只有5年,這還是母隊開給自己陣中自由球員的上限,要往外挖角最長開4年,選擇權再加上去,只保障兩三年都是常有的事,而這些敘述的年限,還是所有球員通用,就連你是球隊不想捨棄的至寶,都會在這三到五年間就得面對分開的風險。
再加上最近十幾年,NBA對於「長久合作」或者講庸俗一點叫「忠誠」等標籤越來越不看重,也就是說沒過幾年我們就會看到又有什麼球星轉隊的消息,又或者是當球隊快速改變目標、或是發現球隊目標無法在現有隊職員的合作中達成時,無法完美滿足球隊方向的教練就會容易成為代罪羔羊、或者真正因為技術上的不適當而必須被捨棄,有這麼多前提,透露的就是任何能和球隊長久合作的教練、以及能和球隊長久攜手的球星,在近年都算是少數。
fb - 林哲豪
現在聯盟中 還在玩速成那套路的 大概只剩洛杉磯那兩支球隊了
小鐵
也未必啦,總是會突然有人冒出來的,當年會出一個籃網,誰說不會有下一個呢
fb - 林哲豪
太陽最近也要速成衝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