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地來說,這有點像2019-20賽季的詹姆斯,他用27.6分10.8籃板8.8助攻、有效命中率61.8%的數據,帶領那支湖人在缺乏競爭力的泡泡園區中奪冠,後三輪分別對上重組後的火箭,以及沒有經驗且陣容天賦不足的金塊和熱火。很顯然的,他輕鬆宰制了那幾輪系列賽,而且樂於扮演一名大型控衛。可是,就算數據是如此豪華,但從沒有人會認為那是勒布朗·詹姆斯最好的季後賽表現。
今年的約基奇也差不多是這樣,他們有12場比賽出現關鍵時刻(第四節或延長賽倒數5分鐘內,兩隊分差小於或等於5),他總共得到了33分,命中率是39.3%(28投11中),但傳出了聯盟最多的9次助攻,他沒有進入那種主宰一切的心態,因為金塊還有餘裕,他僅僅只是提高了使用率,但並沒有進入那個領域之中。
所以你會期待看到更多,我認為這種質疑並不全然公平,但卻是合理的,這不會是金塊和約基奇最偉大的一個賽季,但毫無疑問是聯盟史上最佳的進攻冠軍賽季之一。
1980年之前的數據和影像遺失太多,我也必須坦言對那段歷史不夠熟悉。若以80年代之後的NBA來說,考量到個人競技狀態、賽季的傳奇性、球隊陣容強度和對手的實力,歷史上前12名奪冠賽季的當家球星表現,我會將23年的約基奇放在(排名分先後):93喬丹、16詹姆斯、91喬丹、03鄧肯、00鯊魚、96歐拉朱萬、11諾維斯基(Dirk Nowitzki)、12詹姆斯之後;而10-12名分別是22年庫里、86年伯德、06韋德。
這支金塊特別在哪?
歷史上沒有任何一支球隊比這支金塊更接近「未來籃球」的願景,約基奇在本次季後賽有10場比賽完成大三元,穆雷(Jamal Murray)場均26.1分7.1助攻5.7籃板,兩人是史上第一對季後賽場均「25+5+5」奪冠的隊友。戈登(Aaron Gordon)203公分、波特(Michael Porter Jr.)208公分,兩人都有213公分的臂展,十分強壯、運動能力出色,可以做任何後衛的動作,前者可以在防守端守所有位置,後者是聯盟最好的幾名定點三分球射手(前三輪103投42中)。
波普(Kentavious Caldwell-Pope)是體型合格、攻防俱佳的側翼,自己也能運球進攻;布朗(Bruce Brown)是體格「異常」壯碩的運動型後衛,在籃網時都打到四號;格林(Jeff Green)是經驗豐富的搖擺人,203公分、能投外線,海報畫面製造者;布勞恩(Christian Braun)198公分、爆發力驚人、籃下終結能力出色的運動型後衛。
所以金塊的陣容大致是196-208之間的體型,所有人都非常強壯、而且有著聯盟平均以上——甚至是頂級的運動能力。除了約基奇和穆雷之外,全部人都可以承擔3個以上的防守位置。
他們都不是某種類型的「專家」,即使是波普或波特這種類型上更偏向我們說的那種射手型球員,他們也都擁有優於自己位置的防守、籃板能力,以及能夠對籃框施加壓力。
在今年季後賽,他們用說服力十足的表現以及總冠軍,證明這種陣容組成的有效性。由於體型的巨大優勢以及球員技能的全面性,使得這支球隊在進攻端是無法阻擋的。而在防守端,接近200公分的強壯體能怪物,即使不是出色的防守者,也沒有人會隨便輕易地去挑戰;而且只有對方被迫投注更多資源去增加內線高度,就能為他們在防守端緩解壓力——在場上多了一名中鋒,而不是射手,對空間的影響是直觀的。
在過往的時代,後衛擁有各個位置上最出色的半場進攻技術,所以為了更好的空間、更加的進攻效率和更多的進攻選擇,「小球」才因此而誕生。
而2022-23賽季的金塊是現代籃球的最新進化版本,他們的前鋒和中鋒已經掌握了後衛的技術,不需要犧牲體型和身材,使得他們對上舊版本的「小球」陣容有尺寸上的優勢;而當你擺上一名傳統五號來對位約基奇時,永遠都不可能在進攻端做得比他更好,而且他能將你拉出禁區,這樣金塊的其他球員就能進入禁區欺負你的後場。
Aming Tābha
那個96年奪冠的是公牛,不是歐拉的火箭喔
fb - 黃敬文
不會 小丑等級的 30 年才一個
而且他在““小球時代””的效率
搞不好高過俠客和鄧肯
中壢小跑車
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