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先前就有小道消息指出,領航猿很有可能會啟動二換一的方式來換取周儀翔,不過直到今天公佈交易的資訊後,筆者仍然難以相信第一季最具代表的飛行員施晉堯要離開桃園了。網路上針對領航猿的這個決定也是罵聲一片,不過其實當一開始聽到這筆交易的內容時,筆者完全可以理解領航猿交易的動機,反而比較無法理解鋼鐵人的決定,就算用這麼高的代價換來周儀翔很虧,我們仍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理解領航猿的策略為何。

(圖片授權與來源:猴糖 Monkeytang )
一、上場時間不夠分怎麼辦?
領航猿打從第二季把一票璞園的好手拉上領航猿開始,論陣容深度就是聯盟數一數二的球隊,然而這些球員各個有潛力、有拚勁、有防守,但除了盧峻翔、施晉堯以外,似乎也沒有誰是可以獲得穩定的上場時間與球隊的角色定位。我們以陳昱瑞為例子,他在第二季時還是球隊的先發得分後衛,到了第三季有時可以擔任先發,又有一段時間完全得不到上場時間。又或是像李家慷,上半季完全沒有打任何一場比賽,到了季後賽卻是固定先發。上場時間對於領航猿來說簡直是僧多粥少,無法公平的讓每位球員獲得應該有的上場時間。球隊的陣容已經深到無法「有效利用」了。因此筆者認為這筆交易的其中一大關鍵,其實是二位甚至三位換一位的概念。

領航猿在這筆交易中,還送出了一支首輪第四順位的簽,對筆者來說這也確實是很不錯的策略。如同前文所提,領航猿陣中有一大批要養的年輕球員,且許多年輕球員甚至已經沒有足夠的上場時間了,再加上今年又是選秀小年,幾乎可以確定在第四順位補上的新人不會有什麼上場時間,除非新人有著領航猿目前最缺乏的外線特質,否則連第二年的學長們都在爭取上場時間了,新加入的菜鳥憑什麼可以平白無故得到上場機會。多換一的交易案確實是目前領航猿所需要的,只是周儀翔有值得用兩位球員加上一支首輪簽交易嗎?筆者認為這筆交易對領航猿來說依然有點虧,尤其身為資本較小的球隊,沒有藉機和鋼鐵人提出一些現金作為籌碼,確實蠻可惜的。
二、為了關鍵時刻的一場豪賭
從第三季的總冠軍賽中,我們都看到了有果決出手能力與大賽經驗的球員,是多麼的有價值。筆者推測這也是陳信安總經理願意賭在周儀翔身上的關鍵。過去周儀翔打過各種場合的賽事,無論是 SBL 冠軍賽、CBA的賽場、也總是代表國家隊四處征戰。這樣的經驗是領航猿多數年輕球員所不曾有的,就連陣中的主將盧峻翔也是要到今年才算是真正代表國家隊一軍出賽。本賽季領航猿的年輕球員面臨到壓力或考驗時,往往打得較為膠著,若周儀翔能夠成功補上這一環節,那這筆交易就算是非常划算。

筆者對此保持質疑的態度,我們已經不只一次期待周儀翔能夠打回以前達欣奪冠時期的身手,不過無論是就先前世界盃資格賽、CBA 或甚至加盟高雄鋼鐵人後,周儀翔的表現都不盡理想。也許是該認清他的體態已經下滑的事實。這不代表周儀翔就不能為領航猿做出貢獻,起碼周儀翔仍然有著能夠跟鋒線洋將較量的身體對抗性。且施晉堯自從在第一季絕殺夢想家失敗後,似乎也慢慢失去了關鍵時刻扛勝負的抗壓性與專注度,若周儀翔有能力在關鍵時刻跳出,就算他一場比賽打不滿 30 分鐘,也都會為領航猿帶來很大的幫助。
三、假設不合謠言屬實?
在確定被淘汰後,領航猿的洋將 S.Sakakini 發佈了一段敏感的限時動態,內容大致是在強調領航猿在調度上沒有精銳盡出,也讓球迷間謠傳著領航猿內部不和的傳聞。再對照 I.Caminos 本季的調度,季初領航猿的先發,依然要仰賴有經驗的老將,成力煥有著主將等級的上場時間,到了賽季末竟連上場時間都得不到,而施晉堯與陳冠全上半季驚奇的表現,到了季後賽竟然是完全掉出輪值,領航猿教練團在下半季後磨練新人的意味明顯。或許施晉堯與陳冠全交易一事,早在球季中就有跡可循了也說不定。且若領航猿真的是因為球員間定位與上場時間而有所衝突,那這一筆多換一的交易案確實有額外的意義存在。
JIMMY WU
個人是覺得這個交易對領航猿來說是該賭的交易,像領航猿這樣年輕球員較多的球隊較需要本土指標性的球員,勇士有志傑跟蔡文誠、國王有楊敬敏、夢想家有簡浩跟德威、鋼鐵人在書豪加入後(雖然他是美國人但會說中文)對球隊來說都有很大的影響力,而領航猿跟攻城獅就欠缺這樣的人物,這次領航猿換來了周儀翔,只要他傷勢復原理想,我想他也可以對領航猿帶來不小的幫助
Luphan
是的,找來儀翔的目的再明確不過,總經理陳信安也不避諱的提到他找周儀翔來的目的正是領導力。不過我們也別忘了,周儀翔在鋼鐵人的那段時間,似乎也沒有把球隊的向心力帶起來,當然每個團隊的環境又不同,只是我覺得領航猿這賭注確實蠻大的
JIMMY WU
沒辦法,除非能拉到劉錚、陳盈駿這樣等級的球員,要不然也沒更好的選擇,而且領航猿不出手別隊也有可能會出手,這樣連賭的機會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