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兩天的急行軍,原本排定的計畫,第三天要睡到中午自然醒,下午隨處逛逛,預定到秋葉原去看看電器跟公仔。結果出發前兩週,突然發現東京巨蛋這天有開放球場導覽。我考慮了0.5秒就下預約單,所以這天還是要早上起床。
東京巨蛋導覽
再次按照第一天的搭車順序,不到20分鐘就從旅館到「水道橋」站。這次有了經驗,改從西口下車,行走距離會近很多。
還沒過馬路,就看到通往後樂園與東京巨蛋的通橋。
橋面相當寬闊,原因也很簡單:比賽結束後,這裡最少要疏散接近四萬人。聽我朋友說,有次他就在水道橋站要過馬路回巨蛋旅館,結果看到比賽剛結束的散場人潮,據他的形容,那個人浪會讓你覺得跟他們對向走一定會被逆推回去。下次有機會再見識看看。(作者按:這次因為太累所以早退)
早上十點的東京巨蛋,幾乎沒有人。
正門廣場有人在拍攝,不知道是日劇還是宣傳影片?
根據票卷指示到GATE22,已經有工作人員在那裡等待。報到手續也很簡單,給他們看手機顯示的票券就OK。雖然不像甲子園有特別準備中文解說,簡單的英文工作人員還是講的通。
報到完成會給你一個入場PASS。
十點半到了球場導覽就準時開始,這次包含我只有五個人報名,儘管如此,工作人員依舊精神飽滿的帶領與介紹。一開始就在正門玄關對東京巨蛋的導覽做簡報,可惜聽不懂日語,只能大略猜測正門口的LED燈是這幾年才新安裝的。
接著移動到第一個參觀點。
第一個介紹的區域是DIAMOND BOX特別席,可惜這裡在這裡因為一邊聽介紹一邊拍攝,座位區的照片都拍糊了,如果想看更詳細的介紹可以到這個網址(https://giants-seat.jp/lineup/special/#diamond)要特別提到的是,這個位置跟SS席基本上都只賣季票,而且球季開始前就被搶購一空。想要體驗這個座席的舒適,可能只能到金卷行碰碰運氣。
但這個位置坐起來真的感覺非常尊榮。而且支撐很好完全不會累。
體驗完DIAMOND BOX後,就移動到主通道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當鐵門升起才知道這裡是球場導覽的專用簡報區。不但有簡單的影片介紹東京巨蛋的建造歷史,也有簡單的問答。
不過筆者真的有點納悶;播放的機器一看就是20年前的DVD機器,這個不做一些更新嗎?(影片有提到東京巨蛋的竣工日為1988年3月17日)
其中最妙的一點,東京巨蛋的屋頂距離球場地面高度約為61公尺,這是依據王貞治生涯868發全壘打的所有軌跡為基準而決定的高度。但這畢竟只是參考高度,「理論上」一定會有打者打的弧線比王貞治更高。而這個問題對於筆者來說當然不成問題。第一個打到東京巨蛋蛋頂(其實是打到音箱)的就是近鐵史上最強洋砲--Ralph Bryant,下支影片第一個就是描述這支經典全壘打。
這個展示櫃也簡單介紹了支撐東京巨蛋屋頂的樑以及人工草皮、鼓風機等等的資訊。介紹完後就往下一個區域。
現在職棒球團為了增加收益,常把一些位置不是很好的區域改裝成高級包廂或特殊座席來吸引球迷消費,原本東京巨蛋的走道是整區都可以看到球場裡面,因此當年還賣站票,現在內野大部分的內野下層看台上緣都被改裝成特殊包廂,這次球場導覽就開放三壘側的THE 3rd PLATINUM BOX,尤其最上層的包廂還有準備手機與平板電腦等設備,提供超值的看球享受。

接著就往下走,來到這次筆者最夢寐以求的座位區--DAZN エキサイトシート,自從筆者在大阪巨蛋體驗到Field Seat的驚絕視野後,就很想再體驗一次。但這次沒能搶到DAZN エキサイトシート,結果在球場導覽稍微完成夢想,但筆者的夢想還沒結束,下次有機會來東京,一定要想辦法弄到票,完全體驗DAZN エキサイトシート的獨特之處。
接下來就來到球場內,這裡已經準備一些展示品,其中最獨特的就是「本屆WBC實際使用」的投手板、本壘板還有壘包,雖然不能觸摸,但還是可以近距離感受一下大谷翔平、佐佐木朗希、村上宗隆等人踏過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