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公牛球迷交流可加入【公牛球迷討論社團】
更多好文請到全新【AhUtopian的運動雜談】
如果想要點法律跟商業合作的討論請到【四葉有魚-余宗鳴律師】
這篇算是將自由球員市場開市以來,自己的一些想法跟評論整理起來,那由於自己還是最專注在芝加哥公牛,所以對於各球隊的狀況若是有些誤解,也請不吝給予指教建議。
而我的為文角度,也會比較試著從經營階層來去做揣測跟模擬,來去分析每一筆異動背後的想法,不管是明顯或潛在的,這並不代表對於異動實際帶來的結果去預測,而是分享策略思維面的過程。
我們大概會談:
1.金州勇士的 Chris Paul 交易
2.亞特蘭大老鷹的 John Collins 交易
3.休士頓火箭的溢價簽約
4.小李不存在邁阿密熱火以外的交易市場
5.紐約尼克的抽梁換柱打造新核心
6.資產最大化的印第安納溜馬
延伸閱讀:
一、進退維谷的金州勇士(原文完成於 6/23 )
如果勇士要繼續拼,那一定要留下 Draymond Green ,但經營層應該蠻清楚,這個窗口真的年限不多,所以也要在新制的 CBA 底下,為未來的薪資找到脫逃的方式,因此 Jordan Poole 的合約要清掉。
但是 Poole 在他的這份合約底下,是個交易市場的負資產,而勇士又不可能單純清掉他的薪資,而不補進相對應的戰力。
這時候,在 2024-25 球季,薪資是全額不保障的 Chris Paul 就成為大概唯一同時符合以上所有需求選項的人:
1.這季是戰力
2.不影響下季以後的薪資
3.以 Poole 的合約跟勇士的籌碼換得到
以從現況解套來說,華盛頓巫師跟勇士都算做到盡可能好,至於這麼進退維谷的現況是怎麼造成的,那是另外一個命題。
二、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的亞特蘭大老鷹(原文完成於 6/27 )
應該蠻多人看到這筆交易,從一開始震驚怎麼 John Collins 會如此便宜,到很快就有本能會聯想到包含我在內、許多分析者在還沒開市前,就一再強調的新制 CBA ,接著去查看 Collins 跟老鷹的薪資,雖然不到能坦然接受、但也不至於難以理解。
爵士收下這個包裹之後,有擔任先發資歷跟實力驗證的前場球員,就包含 Lauri Markkanen 、 Kelly Olynyk 、 Walker Kessler 還有 Collins ,而其中 Olynyk 是部分保障合約的到期約。
雖然 Collins 在攻防兩端的認知上不若 Olynyk 老練,但兩個人部分的角色是重疊的,對於爵士主帥 Will Hardy 能不能找到使用 Collins 的方法,我是不會太擔心;想想當年同梯的 Lauri 跟 Collins ,兩個人在爵士以這種方式成為搭檔,也是一種人生的醍醐味。
那 Olynyk 以他上季的表現,加上對照 Naz Reid 的合約來判斷大家對於一個第六人等級禁區球員的薪水接受度,應該會在在交易市場上成為非常高詢問度跟易於搭配的對象。
爵士交易完之後還是有 28M 左右的薪資空間,但 Collins 的長約對於爵士跟 Talen Horten-Tucker 還有 Jordan Clarkson 這兩個人的談判產生影響,畢竟以這兩個人待決定是否執行的合約金額跟兩人球員生涯狀況來看,如果真的跳出會想拿到的新合約,應該會是複數年、每年 17M 以上的合約。
回到老鷹這邊,對於當年許多球隊垂涎的 Collins 最後只能賣到這樣,總是不勝唏噓,但透過交易拆分手法拿到一個超大型的 Trade Exception ,對於陣中還是有些交易資產的老鷹來說,依然在調控薪資的過程中,保留後續補強的可能性。
除了老鷹會不會後續處理其他大型合約外,因應這個夏天的異動,也必然會影響到跟 Saddiq Bey 還有 Onyeka Okongwu 的提前續約討論,還有是否、如何圍繞 Trae Young 跟 Dejounte Murray 搭配 Quin Snyder 的建軍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