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每次比賽前吸睛的 Haka 戰舞,甚至是在 2002 年世錦賽拿到第四名,Tall Blacks ( 紐西蘭對於他們國家隊的稱號 ) 始終不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在 FIBA 還沒有將大西洋併入亞洲前,紐西蘭是出了名的萬年亞軍,長年活在澳洲的陰影下,然而即使在來到亞洲後,他們的實力與關注度依然不成正比。2019 年世界盃,他們是 32 支國家隊中,平均得分最高的國家。另外整體命中率、三分命中率、進攻效率值也是盃賽第二。這領先世界的進攻效率,完全沒有得到相對應的討論。這次的世預賽,紐西蘭以平均 92.0 分的得分火力,容奪亞洲第一,雖然他們在世預賽的對手實力較差,不免讓這輝煌的數據劃上一個問號,但就算是對上亞洲強權黎巴嫩或菲律賓,紐西蘭也都還是有破 100 分的表現,就連亞洲盃指派出二軍的他們,依舊有得分第三的表現。這支來自南半球的進攻部隊,值得你更多的重視。
晉級世界盃之路
在紐西蘭開始進行他們世預賽的系列賽事前,他們先做了教練團的異動,將執教八年的 Paul Henare換掉,高升了原先的助理教練,同時也是 Tall Blacks 的傳奇球星 Pero Cameron。2002 年,紐西蘭靠著 Cameron 與現任籃網總管 Sean Marks 一起在世錦賽率領 Tall Blacks 拿下第四名的成績。不過他的執教能力並沒有球員生涯輝煌。但無論如何,他畢竟成功的帶領 Tall Blacks 闖過第一關並拿到世界盃門票了,而且這過程真的輕鬆愜意。

紐西蘭在預賽階段分別與沙烏地阿拉伯、菲律賓、印度分在一組,基本上沒有遇到任何的挑戰,就算是較有競爭力的菲律賓,也因為菲律賓代表地主國,早就確定晉級資格,所以菲律賓也就以練人為主要目的在打比賽。2022 年 6 月 30 日,在對上菲律賓的第二場比賽,Tall Blacks 總算回到了威靈頓首都的主場,在此役以前,基於疫情與賽程的因素,Tall Blacks 已經有長達五年沒有在主場作戰。因此他們便以 106 : 46 完全壓制菲律賓,將勝利獻給許久沒比賽看的主場球迷。
僅僅在第四階段窗口,紐西蘭就已經鎖定了世界盃的門票,Cameron 也因此改派更年輕的陣容來磨練 Tall Blacks 的板凳深度。但看起來這安排有點太極端了,在第五階段窗口,紐西蘭面對到西亞勁旅約旦與黎巴嫩,苦吞了二連敗,雖然早已無關晉級,但依舊會關係到 FIBA 的排名與後續的抽籤,且仍證明了這支紐西蘭還不是那麼的無所畏懼。最後階段的窗口,兩場比賽都是在紐西蘭舉辦,而紐西蘭也再次徵招 Ruben Te Rangi 和 Isaac Fotu 這些主力,並以該窗口全勝的結果,結束世預賽的所有賽事。
球風分析
紐西蘭重視進攻,這一點我們從前文已略知一二。他們也的確有兩台自走砲 Webster 兄弟。不過 Tall Blacks 的籃球哲學,才是他們火力與命中率如此出色的原因。無論是先前的 Paul Henare 或現任的 Pero Cameron,他們在進攻端都給了球員十足的出手信心與開火權,球員只要想出手,就算一帶過半場就瞬間拔一顆三分,也都不會有任何的責備或讓他坐冷板凳處罰,因此紐西蘭的球員們出手總是相當果斷,手起刀落就是一記俐落的攻擊。像是 Webster 兄弟、射手 Ethan Rusbatch、Isaac Fotu 等人都受惠於此觀念。讀者可能會想說,紐西蘭有著上屆世界盃最佳的進攻,最終排名卻只有 19,代表他們的防守很爛吧?

其實不完全正確,紐西蘭是盛行橄欖球的國家,身體對抗絕對不是問題。另外上屆世界盃紐西蘭的團隊防守也算有默契,強弱邊轉換後的 recover 其實處理的還不錯。但他們的防守給人感覺就只是點到為止。球員可能會做出相當標準的防守動作,但較少給對手不舒服或難以預料的感覺,也許因為這樣,上屆世界盃有許多投籃較不好的球員,打到紐西蘭時都特別敢出手,連投籃穩定度爛出名的 C.Osman 都投 12 中 5。筆者認為 Tall Blacks 確實喜歡與對手互轟,他們對防守的重視度沒有進攻端來的鮮明,不過整體防守還算是及格。沒晉級 16 強一事其實與籤運有主要關係,而非防守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