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7/18

《看看MLB23》亞洲尖兵銳利出擊,吉田正尚Grand Slam轟垮小熊

近況在勢頭上的波士頓紅襪,即便昨天被中止了連勝,也不影響他們今天的表現,Kutter Crawford精彩的投球搭配吉田正尚出色的打擊火力,就連張育成也有優異表現,共計打出14支安打並攻下11分。縱使小熊在八九兩局掌握住紅襪後援的不穩定時刻,一口氣攻回5分,依舊無力可回天,就此敗下陣來而無法拿下系列戰。

作者:圓周率

《看看MLB23-58》近況在勢頭的上波士頓紅襪,即便昨天被中止了連勝,也不影響他們今天的表現,Kutter Crawford精彩的投球搭配吉田正尚出色的打擊火力,連張育成也有優異表現,共計打出14支安打並攻下11分。縱使小熊在八、九兩局掌握住紅襪後援的不穩定,一口氣攻回5分,依舊無力可回天,就此敗下陣來而無法拿下系列戰。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吉田正尚驚天一轟滿貫彈,一人足以放倒小熊

近況正好的紅襪,在這個系列戰是釋放火力無極限,怎麼打就怎麼順,分數進帳是源源不斷,鏡頭也是被填得滿滿的。這邊先來看小熊的表現,光前三局就領到2個雙殺打伺候,中半段更是連上壘機會都沒有,被紅襪先發Kutter Crawford給壓得死死的,直到第八局才有攻勢出現;紅襪中繼投手Jake Faria的控球像是中邪一樣,完全摸不到好球帶,連續送了4個保送給小熊,兵不血刃攻下1分,Christopher Morel此時補上安打再下一城,此時,Faria才逐漸回到軌道並結束半局。來到九局,小熊持續蠶食鯨吞將比數給拉近,靠著接連安打攻下2分,但也就到此為止了。

接著把目光放到紅襪身上,首局Rafael Devers就開轟助隊開張,在沉寂4個半局後正式迎來高潮,Connor Wong、張育成及Rob Refsnyder串連安打攻下第2分,Justin Turner跟上敲安擠成滿壘;本以為解決兩名打者後,瞬間減壓不少,但Justin Steele卻陷入控球亂流,吉田正尚沒放過這個好機會,將靠近胸口的四縫線速球拉向右外野,轟出滿貫全壘打並帶回4分,比數瞬間來到6:0。七局上,吉田的棒子再次發揮,懲罰了Michael Rucker投出的保送,連同後面的暴投在內,紅襪再添3分入帳;下個半局雖然早早領到2出局,但Rob Refsnyder的安打及Triston Casas的全壘打,讓記分板再次更動,終場就以11:5輕鬆拿下比賽勝利。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育成展現新本色,變化球、外角也開始攻克

今天部長的表現依舊不錯,4打數繳出2安打的成績,是本季第3度單場雙安;感覺得出來此次的回歸,不僅帶給紅襪穩固的防守能量,就連紅利都給一一填上;這場是張育成生涯第218場大聯盟出賽,僅差最多的陳偉殷1場,看來超過是遲早的事。其本季至今149局的守備,可是1次失誤都沒有出現,OAA(製造出局值)是紅襪全隊第一的+2,即便是雙殺打、協助捕手阻殺等,都能穩定完成任務,完美地展現其最大價值。

過往都以「速球及拉打」為主要攻擊點的張育成,這場打擊卻有不同的展現,第一打席面對Justin Steele的外角球連發,成功掌握住時機點,並沒有強拉而採借力一推,找到外野的防守空檔,打出本季的首支二壘安打。第二打席則是速戰速決,看到朝向身體靠近的滑球,相當漂亮地運用身體並跟住球,拉向左外野再敲出安打並成功將壘包補滿,讓吉田正尚一砲轟下大局;第三打席面對相同位置的速球,以101mph的初速擊出,可惜運氣不佳朝向三壘手而去,不然很有可能達成本季首度猛打賞,最後一個打席則是外角球揮棒落空遭到三振。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述可知小熊同樣對其採「外角與變化球」來攻克張育成,但其應變得也相當快,2支安打都與之前我們所看到的他有所不同;必須要說,第二打席的身體運用及球棒控制非常出色,揮棒十分流暢,若之後都能如此運用,安打表現應該能更多。張育成在賽後受訪提到:「開完刀後就先不使用『戰斧球棒』(球棒握把改成刀柄模式,是更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打擊起來會更輕鬆),因為手部會在揮擊時產生疼痛;揮擊後放掉左手的部分,也是因左手目前還沒什麼力,並沒有完全恢復,今年球季都需要與痠痛共存了。每天賽前賽後都要做治療,所以手都會包起來,但是沒有大礙,繼續努力並感謝大家的支持。」 這正是張育成回歸至今並未連續兩場出賽的真正原因,是總教練Alex Cora的安排,藉此分享給大家。

 

▼打擊野獸第2發滿貫彈,吉田單場海灌6分打點

今天可說是吉田正尚一人就把小熊給打倒,這是他本季第二度敲出滿貫全壘打與打進6分打點;說起來很湊巧,首度敲出滿貫彈的比賽是面對釀酒人,當天張育成也是延續攻勢並回來得分,吉田單場打進6分打點,對手剛好只得5分,幾乎與這場情況是一模模一樣樣。雖然上一戰是4打數沒有安打,但吉田調整得很快,七月份第八度單場敲出2支安打,手感依舊燙到不行。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