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位選手於 The Championships, Wimbledon 之 Centre Court 七度舉起 the Gentlemen's Singles Trophy,未來重返 All England Lawn Tennis and Croquet Club (AELTC, 全英俱樂部) 時總是不那麼順利。
這可以從賽史絕無僅有之六連冠傳奇、於 1881~1886 年未嘗一敗的 William Renshaw 說起。當然,筆者對於 William Renshaw 取得之成就充滿敬意、絕無貶損之想法,但必須澄清的是,該時代的賽制其實對於上屆冠軍得主尋求衛冕極其有利。
[1881年,William Renshaw(左) 與 Herbert Lawford 的比賽]
與如今之大滿貫冠軍得主在隔年依舊得從首輪出賽、籤表與種子序乃依照世界排名而無特殊待遇不同,一百多年前之 Wimbledon 賽制為所有參賽者(除上屆冠軍之外)先進行單淘汰賽、並於 All Comers' Final 決定出贏家,該贏家再於 Challenge round 對陣上屆冠軍,勝者即為新一任冠軍。換言之,William Renshaw 連續六年蟬聯冠軍期間,除了首年(1881)出賽七場之外,之後五年合計只打五場比賽便完成六連霸偉業、於 1887 年由於 lateral epicondylitis (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傷勢無法參賽才將冠軍寶座拱手讓人。
縱使冠軍得主在隔年賽事能以逸待勞,William Renshaw 於 1889 年以 6-4, 6-1, 3-6, 6-0 擊敗雙胞胎手足 Ernest Renshaw 奪下第七冠後,隔年卻出師不利、先盛後衰以 8-6, 2-6, 6-3, 1-6, 1-6 敗給 Willoughby Hamilton,此後便沒有再回到 Wimbledon 賽場。
[1883年,William Renshaw(左) 與 Ernest Renshaw 的比賽]
史上第二位 Wimbledon 男單七冠得主、曾被譽為史上最佳男子網球員的 Pete Sampras 在 2000 年以 6-7(10-12), 7-6(7-5), 6-4, 6-2 擊敗 Patrick Rafter 寫下八年七冠偉業(僅於 1996 年八強賽敗給最終奪冠的 Richard Krajicek);隔年以第一種子出賽的他卻在十六強折戟、以 6-7(7-9), 7-5, 4-6, 7-6(7-2), 5-7 敗給首度登上 Grand Slam 種子序的 Roger Federer。
2002 年,Pete Sampras 再度以五盤大戰敗給瑞士選手,3-6, 2-6, 6-4, 6-3, 4-6 不敵 George Bastl、次輪草草出局成為他的草地最終章。
下一位在 Wimbledon 七度奪冠的選手相信讀者再熟悉不過 ── 那位駛著「瑞士特快車」的王者 Roger Federer。
2012 年,當「英國希望」Andy Murray 成為自 1938 年的 Bunny Austin 以來首位躋身男單決賽之地主選手,卻不幸恰逢揮別連續兩年止步八強陰霾、在孔雀藍之晴脆裡展翅翱翔的 Roger Federer;後者以 4-6, 7-5, 6-3, 6-4 七度登頂並重返球王寶座,令一眾地主球迷為之氣結。
不到一個月後,網球好手們又再度齊聚 Wimbledon, London。或許對網球選手而言,其重要性甚至不及 ATP Tour Masters 1000 (大師賽),但卻也是背負著為國爭光重任的四年一度體壇盛事如火如荼地展開:Games of the XXX Olympiad (London 2012 Summer Olympics)。
作為近代唯一於草地球場舉辦的奧運網球賽事,前兩屆奧運皆以頭號種子領銜出戰卻都提前出局的 Roger Federer 迎來絕佳機會。憑藉著過往在草地勢不可當之宰制力,Roger Federer 無庸置疑成為奪冠第一人選,於 Wimbledon 二度奪冠的上屆奧運金牌得主 Rafael Nadal 又因為膝傷復發選擇退賽放棄衛冕,似乎使 Roger Federer 更加無懈可擊。
只不過,體育賽事精妙絕倫之處便在於其不可預測性。
於 Sydney 2000 Summer Olympics 初試啼聲以第四名坐收後歷經十二年的風風雨雨,Roger Federer 總算再度叩關奧運男單四強、距離站上頒獎台僅有一勝之遙,而他的對手便是曾於 2009 US Open 決賽終結其賽事四十連勝的 Juan Martín del Potro。
憑藉第八局之關鍵破發與第九局毫無懸念直落四分的保發,Juan Martín del Potro 以 6-3 收下首盤的勝利。次盤雙方前十二局勢均力敵,進入稍有閃失便可能功虧一簣的 tie-break (搶七決勝局)。搶七第三分 Juan Martín del Potro 正手回擊掛網、Roger Federer 取得 mini-break;第八分後者上網後正拍回擊過長出界、領先得而復失,雙方回到 4-4 平手。第十分,在多拍來回後 Juan Martín del Potro 反拍回球過長出界、Roger Federer 再度取得 mini-break;縱然前者力挽狂瀾將比分追至 5-6,面對比賽進行將近兩小時才首度取得的發球盤點(set point on serve),Roger Federer 以一記 Ace 宣告決勝盤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