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羅昂先發時,為了一顆直接打回給投手的反彈球,用右手稍微碰了一下,昨日賽前便傳出他因此食指骨折的消息。少了陣中最佳先發投手的統一獅,該如何調整輪值呢?
開頭還是先說一下,雖然羅昂顯然是反射動作,但如果可以,絕對不要用空手接球。講直接一點,如果那球速度再快一點,或是羅昂接的位子稍微偏一點,手掌骨裂球季報銷也不是不可能。「只是」食指骨折,已經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畢竟是骨折,骨折的部位還是用來投球的手指,想來加上復健賽,至少得休上1-2個月,甚至更久才能回到一軍賽場。就算樂觀預估,他也很可能至少需跳過6-8場先發。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統一如何找到填上這6-8場先發的投手。
開頭所講的「統一最強洋將」絕非虛言,甚至說他是今年聯盟最強洋投可能也不為過。在勝騎士離開以後,他就成為防禦率王,每場先發能吃下超過6局,三振數也高居聯盟第三。投手獨立防禦率,也就是FIP,全聯盟他也僅落後給鋼龍。
除非所謂的「新洋投」,能投出類似的數字,否則我想以統一現有的本土先發投手,應該不太可能繳出與他差不多的壓制力。當然,就算新洋投八月真的能順利來臺,什麼時候能在一軍出賽、能投出什麼成績也會是個問題,所以統一大概還是從本土投手找人比較妥當。
本來就是固定輪值成員的胡智爲跟古林自不待言,只要他們保持健康,就是輪值的不二人選。當然古林有容易受傷的毛病,胡智爲則是一直都不算穩定,與當初想像的「大聯盟級本土王牌」相去甚遠。
由於上半季統一採取「洋投風火輪」配置,除了胡跟古林二位,僅有林子崴一個本土投手有一軍先發紀錄。
雖然林子崴今年帳面成績是2.10防禦率跟1.17的WHIP,看起來不錯,可是他五場先發就投出多達20次保送,三振僅13次。三振能力低於聯盟平均甚多,保送率卻是聯盟平均兩倍有餘,也難怪在古林調整完畢後,他的位子就直接被取代了。
如果要從過去有先發經驗的選手挑人,則可能是江承諺,他今年在二軍其實投出宰制級的175.5 ERA+,只是因為統一的洋投風火輪政策,他今年遲遲沒有上一軍的機會。我想除了林子崴,他是最有可能遞補先發輪值的投手。
但是他過去在一軍的問題就是投不出三振,所以吃掉一定局數沒問題,但是壓制力只能看天吃飯。畢竟丟給打者打,就得承擔被打爆的風險。
另外還有統一近幾年寄予厚望的新人姚杰宏,只是他雖有球速,控球始終難以穩定,連穩定投進好球帶都有問題。也因此他在一軍的先發成績都相當慘烈,不是保送連發把自己投倒,就是壞球太多被迫正面對決,然後就被打者狠狠修理。
當然還有老將潘威倫,只是他畢竟已經41歲,年紀把他的控球跟最後一絲球威都奪走了。今年在二軍先發4場,防禦率是嚇人的4.60,我想不到最後關頭,應該是不會選擇他。
還有一位是去年才選進來的林詔恩,雖然他至今在二軍以先發的身分投出124.1的ERA+。但他畢竟年僅19歲,還是需要培養的時候,我想他也是不到最後關頭,絕對不會考慮的人選。
但除去先發輪值要誰投的問題,其實先發輪值少了一根頂梁柱,總是能找到人先發。但對於牛棚會有更大的影響,上半季統一牛棚防禦率也是聯盟第一,就是因為他們的先發一場可以吃掉超過六局,如果牛棚上來投時大部分都是領先,而且需要負擔的局數也少,那牛棚自然強大無比。
但認真檢視統一的牛棚,會發現地基不怎麼穩固。真的算是穩定且有壓制力的,只有陳韻文、邱浩鈞、劉軒荅三人,可以再算上一個施子謙,不過以他的逐月成績來看,他也不是很穩定。原本還有今年投出極佳成績的劉予承,只是他手肘受傷,歸期未定。
劉軒荅今年出賽數相當「可觀」
所以就變成,要找出人先發總是找得到的,可是這個先發的人選,顯然很難跟羅昂投出同等級的壓制力。加上布雷克壓制力也不如往年,所以除去少了隊上王牌這件事,之後的先發輪值還可能引起連鎖反應,讓本就人手不足的牛棚更加吃緊。到頭來可能出事的不只是先發,連牛棚都會跟著一起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