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7/29

【台灣職棒演義‧前編(1990-2003)】職棒元年(4)虎嘯昂首初登頂 三商慶功賣翻天

中華職棒史上第一個「冠軍」的榮耀,就此留給三商虎,成為永不磨滅的徽章,但也成為讓人感嘆的唏噓。

作者:果子

1990年6月17日,康明杉把羅曼三振後,三商虎所有球員都衝入球場,慶祝他們半年來的第二個冠軍,但跟半年前不同的是:這次的冠軍是「PRO」的,成色完全不同。

中華職棒史上第一個「冠軍」的榮耀,就此留給三商虎,成為永不磨滅的徽章,但也成為讓人感嘆的唏噓。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旦成立,就全力支援

「三商」這個公司名字的緣起,是因為創始人總共有「三」位,而且都是台大「商」學系的校友而起名。初期作的是外銷生意,後來才涉足國內零售、餐飲等多角化經營。但從創立以來,就跟棒球八竿子打不著關係。會變成台灣職棒的創始球團,是因為原來預定加入的長榮,因為張榮發反對職棒業餘「一元化領導」的體制最後退出。在三缺一的窘況下,洪騰勝左思右想,只能找上以前的台大老同學,當時三商行的總裁陳河東幫忙,在陳河東「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回饋理念下,三商就此成為台灣職棒的創始企業之一。

雖然是最後一支加入台灣職棒的企業,可一旦投入,三商的速度跟魄力都讓人驚嘆。教練部分,經由介紹重金禮聘名教頭林信彰,招兵買馬全權交給他負責組建;球場部分,三商後發先至,在楊梅高速公路交流道旁買下一塊土地,成為繼兄弟象之後第二個擁有自主球場的職棒球團(味全、統一當時還在到處借場地練球);球員宿舍也是租了整幢公寓,並且在頂樓設置打擊練習場-當然,如果按照法規,這應該算違章建築,但這個「屋頂加蓋」也讓認真的球員隨時隨地都可以練習。《職棒雜誌》就曾刊登一張黃世明戴安全帽練習打擊的照片,就是宿舍頂樓的打擊練習區。

而且三商也斥資購買當時四隊設備最豪華的巴士,不但有音響、廁所、還有教練開會用的會議桌,每個座位也有伸縮式餐桌,這在當年堪稱「勞斯萊斯」等級的球團巴士,讓其他三隊球員羨煞不已。

請繼續往下閱讀

「鬼才教練」林信彰

三商決定進軍職棒後,最後決定找林信彰擔任總教練。現在的球迷對林信彰的印象,大概就是幾年前過世,入選台灣棒球名人堂,但對於他的生平與事蹟的理解,應該幾乎是0。

這裡稍微花一點篇幅來談談林信彰

林信彰,1937年生,年輕時多次入選棒球國手,不過選手時期的表現,筆者也所知甚少。林信彰正式成名。是在1972年,那年他不過35歲,就帶著台北市少棒隊參加全國少棒賽。這裡要說明一下,由於1968年紅葉點燃少棒火種,1969年台中金龍勇奪LLB世界少棒冠軍後,全台的少棒熱潮幾乎是一瞬間全面點燃,經歷了1970年嘉義七虎鎩羽而歸、1971台南巨人反敗為勝,全國少棒賽已經變成每年一度的「國家盛事」,全國的棒球重鎮都摩拳擦掌,想要取得唯一前往威廉波特的門票而整年流汗苦練。

1972年的全國少棒賽,由地區預賽脫穎而出的8支強隊,用單循環比賽一次定勝負。當時球迷一致認為該屆有三大強隊:尋求衛冕的台南巨人、打算重拾榮耀的台中金龍,以及擁有當時公認少棒第一強投藍紹箕(大家是不是覺得這個名字有一點耳熟?他就是第一位台大出身職棒球員藍翊誠的父親!)的台東紅葉-順便提一下,那一屆的紅葉還有兩位大家很熟悉的名字:陽介仁、鄭幸生。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林信彰帶隊的台北市?如果用現在的運動彩券開盤,大概就是1:50,花100塊下注可以賺5000塊那種程度。絕對不會有人認為這支台北市少棒隊可以奪冠。而且這屆少棒賽的開幕戰,台北市打者就被紅葉藍紹箕的凌厲球路給耍著玩,第一場就以0:3被藍紹箕完封。誰都認為這屆台北市只是陪榜。

結果誰能想的到,接下來的六場比賽台北市全勝,反而巨人、金龍、紅葉幾支強隊都把王牌留著對付彼此,對台北市疏於防範,讓林信彰運用絕佳的投手調度,以「上駟對中駟、中駟對下駟」(唯一一場下駟對上駟在開幕戰用掉)的策略拿下全國冠軍與LLB代表權。並且輕鬆拿下LLB世界冠軍,也讓林信彰一戰成名。

林信彰成為總教練後,帶兵的成績向來不錯,也贏得「鬼才教練」這個好壞參半的稱號。因為林信彰他很重視勝負,也會利用規則上的灰色地帶盡可能找出對自己有利的條件。例如職棒元年就已經規定後攻需穿淺色球衣,三商虎也為職棒元年特地設計了一款相當亮眼的條紋球衣。但是在職棒元年4月27到29日間連三場比賽,雖然三商虎後攻,卻都專著客場的深藍色球衣出場。原因是林信彰認為三商穿淺色條紋球衣「比較會輸」,而且很巧的是,這三場穿深藍色的比賽三商都贏,從這裡可以看出林信彰「靈活」的一面。(下面這部影片,有職棒元年的三商虎淺色條紋球衣)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