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07/30

【隊史最佳五人】-密爾瓦基公鹿隊

很久沒有寫出這種長文了,休賽季選出公鹿隊史最佳五人,各個位置皆有入圍名單(其實有一個位置沒有)及我的個人觀點。

作者:骨灰

漫長的休賽季之所以漫長,是因為跟例行賽天天有看點相比,它能產生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情感-無聊,為了解決無聊、無趣,人們自然會找點事做。前陣子我和友人私下玩起了All Time Prime的S型選秀,由於不論選誰都以巔峰狀態論之,所以除了建隊動機以外,還可以納入一點私心考量,有些球隊的名將滿門,怎麼選都不會太弱,但有些球隊就稍微不同了,尤其是小市場球隊,以本文的公鹿為例,很難在沒有選到Giannis Antetokounmpo的情況下,還能像湖人或火箭那樣,輕鬆排出全面性的陣容,有鑑於此,這篇文章要為各位介紹公鹿隊史最佳五人,以及我個人認為,「適性更好的最佳五人」。

 

請繼續往下閱讀

特此註明,本文對於隊史最佳五人的條件還是會將待在此隊的時間長短納入考量,短暫一、兩季的大牌過客雖然在遊戲中被選擇是可以成立的,但回歸現實還是以貢獻多寡以及當時的影響力作考量,以在02-03年短暫加入過公鹿的Gary Payton為例,他就不適合納入評選。

 

 

控衛人選:Oscar Robertson/Jrue Holiday/Sam Cassell/Terrell Brandon

請繼續往下閱讀

 

Oscar Robertson作為助公鹿於1971年奪下隊史首冠,且生涯第二年便締造賽季場均大三元的先驅,我想不到這個位置有什麼理由不挑選他,畢竟實績就擺在那裡,即使他生涯有10個賽季都在沙加緬度國王隊的前身-辛辛那堤皇家隊,但蓄積多年的經驗跟實力在被交易的第一年隨即高舉金盃,當時的公鹿正好擁有首季季後賽便繳出場均35.2分16.8籃板的Kareem Abdul-Jabbar,後場指揮官的經驗加上大物新人的銳不可擋之勢,合力為公鹿首冠留下難得的美景。

 

請繼續往下閱讀

 

Terrell Brandon在隊史場均助攻數比Oscar Robertson還高一些,但也在公鹿待的時間不滿兩個賽季且無其他實績加分,故此稍作帶過,Jrue Holiday則是我認為和Oscar職涯曲線有部分類似而應被納入討論的球員。同樣是加入公鹿前在別隊深耕多年,同樣在加入公鹿的首年便奪冠,搭配的隊友也是在禁區殺進殺出的大個子,並且是隊史相隔半世紀之第二冠的奪冠功臣,擺在第二順位相信也是合情合理。

 

Sam Cassell則是以場均助攻隊史第四,且在公鹿待過5個賽季,以場均19分7.2助攻4籃板1.2抄截,陪伴了公鹿千禧年後才加入球隊的另一位名將Michael Redd走過他生涯的前三年,故此提及。

 

 

得分後衛:Michael Redd/Ray Allen/Sidney Moncrief

這個位置說穿了就是Michael Redd跟Ray Allen之爭,Sidney Moncrief固然也有公鹿生涯場均16.7分3.9助攻5籃板1.3抄截的表現,兩度獲選最佳防守球員,四度入選最佳防守陣容第一隊,1983甚至進入年度第一隊,並且在他生涯顛峰期五度入選明星賽,是公鹿80年代初期的主力,亦和84-85年加入的前鋒Terry Cummings撐起了門面,兩人曾於該年一同入選明星賽,但若要和另外兩位相比,可能還是有一點遜色。

 

 

當然,論實績我不認為Ray Allen有海放Sidney,雖然也有三度入選明星賽並且當時給人潛力十足的感覺,但他真正的巔峰還是在西雅圖超音速時期,而球隊也確實在他和Michael Redd之間押寶了後者,相比之下,Redd不僅以主力得分後衛之姿為公鹿貢獻了11個賽季,更於06-07年有過單季場均26.7分的紀錄,得分的產量為11554分,小輸Sidney的11594分,而Ray Allen則是9681分,但198公分的身高高於另外兩位,加上生涯貢獻的長度等綜合評估之下,我認為Michael Redd更適合「隊史最佳得分後衛」之名。



 

延伸閱讀:左輪手槍:Michael Redd

 

小前鋒:Khris Middleton/Glenn Robinson/Marques Johnson/Bob Dandridge

這個位置我認為有點難選,名單中的四人有兩人具備總冠軍的經歷,但另外兩人則有隊史場均得分第三跟第五的履歷。Glenn Robinson以場均21.1分外加生涯前8年的資歷首先吸引到了我的目光,他在94-02期間,一共出賽了568場並且先發了558場,8個賽季的出勤率為86%,Marques相較之下生涯前四季皆未先發,不過第二季有過單季場均25.6分的亮眼表現,或許更接近最佳第六人的範圍,未奪冠組我比較傾向Glenn Robinson出線。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