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NPB23-56》在結束與日本火腿鬥士首份合約後,王柏融決定以育成身份留在球隊磨練,追尋能回到日職一軍的可能性。歷經一番於二軍的努力後,07/30獲得GM稻葉篤紀肯定,將在剩餘賽季轉成支配下球員,讓眾人還有機會在一軍看到大王獻技,究竟這一步盤算為何,雙方未來該怎麼走,以下嘗試就各角度來解析。
▼二軍:長打能量有發揮,起起伏伏不穩定
轉戰日本職棒4年的王柏融,與日本火腿的合約結束後,並未選擇返台發展,而是想持續在日本努力,力拼能再上一軍表現的機會;因此,選擇以「育成合約」續留火腿,據日媒粗估年薪會被減至到1500萬以下,在結束經典賽之後,從二軍出發求進步挑戰支配下球員。日職契約大限為07/31,就在結束前一天,GM稻葉篤紀監督對外宣布,將王柏融轉成支配下,成為火腿征戰下半季68名球員之一,將有可能重返一軍並為球隊作戰。
上圖借用史丹利運動世界(原影片)所整理,王柏融屆時在二軍的打擊表現,看得出來數據挺差的,雖然長打發揮還不錯,但整體有退化趨勢存在。先從WRC+(打擊綜合指標)來看,總值雖逼近基準值100的98,但要是沒有七月的爆量演出,不可能有如此數據出現;實際出賽穩定度也不好,五六月有一大段時間,都不是固定先發,甚至連代打都沒有,可側面佐證狀態並非太好。打擊率僅兩成出頭的0.220並不好,要知道王柏融可是洋將,不能以一般本土球員標準來看待。
穩定度是乏善可陳,長打能量卻有漸入佳境的味道,33支安打裡有6發全壘打,還有17分打點進帳,手感從季中開始加溫,七月正式大爆發,應該是能被稻葉看到的點;強擊球率來到40%是不差,但以王柏融過去身手印象仍是不足,而且弱擊球率還比普通擊球率高,意味著打到球時,高機率會是不難處理的球,除非是靠運氣的三不管地帶,飛球多的情況下,不難從其身上拿到出局數。
筆者就觀察及資料研究來說,王柏融本季出棒更為謹慎,打擊姿勢有回到過往的感覺,季中如他所言有些調整,抬腿高度、棒子擊球前擺幅都變得更簡潔一些。選球變得細膩,有想要改變在一軍容易被三振的點,但如同史丹利影片所述,其現階段仍在變化球的應對不佳,即便跑到紅中,敲到球屁股機率還比用力往地上敲來得多,擊球點掌握有待加強;長打仍多是從速球系球種而出,好球帶攻擊面向真的不如中職時期,好像還比過往更為限縮。
▼不合水準的表現,火腿的盤算究竟是什麼
現任GM稻葉篤紀跟前監督栗山英樹一樣,過往就對王柏融特別關注,來台為國際賽探勘時,在春訓基地就向媒體表示對他的觀察,當時給予了不錯評價,也提醒是未來國家隊要注意的球員。談到將其轉成支配下的操作表示:「打擊狀態逐漸在好轉。現在還不會馬上把他給升上一軍,但對他打擊面上有所期待。我認為今年對柏融來說也是決勝負的一年。」 能呈現出對其往後表現的期待,但就上述而言,王柏融打擊就連本土都不見得能比過,更不用說是洋將身份,那為何火腿會使用1個名額,將他留下來呢? 以下筆者就幾個部分來解析。
(1) 擴充陣容名單,以備不時之需
下表是日職官網大限後統計的各隊球員人數,能看到火腿是洋聯裡總人數最少的,現有外援人數也不多,連同王柏融在內只有6人,除了他和John Gant以外,其餘都有在一軍登板過。火腿本季並沒有找到合適的洋助人新戰力,從中日轉隊的捕手Ariel Martinez為中流砥柱之外,其他都是載浮載沉,是造成戰績下滑的原因之一,因此團隊並沒過於倚重於此,反而讓許多年輕本土上場磨練。將王柏融留下來,算是確保名單人員不會不足,如同稻葉所述,其過往有一軍出賽經驗,適應環境會較快,若有球員受傷或機會嘗試,如此操作是有理的。
(2) 合約價錢不高,再養一個賽季嘗試看看
近年的火腿並不是很會找洋將,叫得出名的基本沒有,大體就是默默貢獻,季後挖別隊過來的還不少,也不像其他球隊諸多運用育成洋將模式,訓練適合自己團隊的球員;因此,若現有陣容內的洋將不差,認為還有空間的話,將其轉正並持續給予出賽機會,甚至來到一軍強度磨練,有打出身手與期待的話,明年再留下來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