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職棒大聯盟在明星賽短暫休憩後,隨即開啟更為激烈的季後賽門票爭奪戰,日籍好手們不僅要為球隊爭取戰績,也要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邁進。打者翔平雖於全壘打排行榜獨走,但已讓眾隊感到敬畏,無不紛紛拿出敬遠來禮遇;投手大谷則在顛簸中前行,雖有些黯淡無聞,卻在雙重賽一展完投完封好身手,兩者攜手合作搶下單週MVP成焦點。
★洛杉磯天使:打者翔平
度過瘋狂的六月份之後,各隊不約而同地對打者翔平採「敬遠保送」的策略,只要分數差距夠、壘包跑者不多,這就會成為主要考量,不給打擊來減少傷害,對傷兵眾多、無法有效保護他的天使而言,確實是個不錯戰術。當然,不是所有隊伍都這樣想,嘗試正面對決的也是有,但在能打次數少、閃躲投球多的情況下,數據的下滑是必然現象,畢竟大谷不是機器人,想要有得打就轟出牆,那可是天方夜譚,一點也不實際。
將各場攤開來看,大谷主要焦點在明星賽後展現,兩度連五場安打,面對太空人及洋基有連續3場開轟紀錄,與老虎雙重賽第二戰還敲出單場雙響砲,表現依舊亮眼;55個壘打數雖是六月的一半,但跟其他月份是差不多的數字,長打率及OPS也是高水準,整體狀態並無太大減退。就筆者實際觀賽,大谷本月好球帶「偏低區塊」攻擊是出色的,從轉體到棒頭控制,身高193公分打得跟183的球員差不多,要說是無死角攻擊都不會有疑義;深感佩服的是中外野飛球距離與力度都很漂亮,光是棒頭咬到球不見得能帶得遠,但大谷就是有能力將它延伸出牆外,這是比拉、推打的時機掌控更難的事。
看得出來總教練將現在的大谷當成開路先鋒,並非是棒次所代表的意義,而是攻擊的發起點,希望藉他帶動隊上其他年輕球員的發揮,保送上壘用速度突破、能攻擊時盡量展現Power,完善運用大谷的全能與特點。但說到底,天使戰績關鍵一直以來都不是大谷,即便他做到超過100分,都不是一個人能決定的事,仍是需要其他隊友挺身而出才行,藉表現與情緒所帶來的「激勵」,是身為領袖的他已經做到的,剩下就是看隊友的展現到哪邊了(不能忘了大谷被水手逆轉滿貫彈後的淚水)。
★延伸閱讀《圓周率》的MLB打者翔平相關文章(七月):
《看看MLB23-50》大谷翔平化身進化版核彈頭,卻難擋道奇的煙火秀釋放
《看看MLB23-57》太空人天使打擊割喉戰,大谷翔平九局開轟帶來不同故事
《看看MLB23-66》既不賣也不演,大谷翔平一日雙響外帶首度完投完封之壯舉
★洛杉磯天使:投手大谷
投手大谷在本月繳出大聯盟生涯首度完投完封勝,搭配打者翔平雙重賽的單場雙響砲,讓球評直言「這是棒球史上單一選手最偉大的一天!」,並讓眾人見識到他的能耐為何。但撇除這場比賽而言,七月整體表現並不好,假設沒完封勝的9顆鴨蛋加持,防禦率是破7且快到8的成績,每場都掉至少5分;面對海盜還被敲4發全壘打,要不是當天打線火力更勝,恐怕能否完成5局都有待商榷,可說是開季以來表現最差的月份。
眾所皆知的是大谷本月飽受手指傷勢困擾,指甲裂開、水泡破裂,連場上情況都有些不利;對上教士主動請示教練換投,應戰太空人是被主審飄移不定的好球帶影響節奏,看得筆者都在想是否該去拜拜了。近期大谷有提到疲勞帶來的影響,這絕對是必然,畢竟從三月開始,都在高強度的競技出賽,充其量就看何時會開始干擾到球員表現;手指受傷的最直接反應,無非就是控球與球種品質,就觀察來看,控球雖不如先前來得穩定,但偏差還不算太大,投出來的「品質」才是關鍵。
從各場次用球數據看,均速雖沒太多差異,但最高速破100mph已不常見,轉速平均下將約50-60轉左右,只要投進太甜位置並被打者掌握住時,傷害就可能造成,是本月被全壘打變多的關鍵;強力攻擊好球帶是目前大谷的主投球策略,過往都能用好的球種品質去壓制打者,尤其在四縫速球及卡特球表現還不錯,但近期成效不彰之下,就得思考是否換方向來對決帶出新成果。筆者認為或許能在「縱向橫移」球種著手,過往擅長的快速指叉球或曲球,偶爾運用的壓制力是有的,短期替代橫向位移的滑球及Sweeper來搭配速球,干擾打者情蒐下的習性,相信以現在控球水準來說,是能實驗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