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職棒大聯盟在明星賽短暫休憩後,隨即開啟更為激烈的季後賽門票爭奪戰,日籍好手們不僅要為球隊爭取戰績,也要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邁進。達比修有隨著強隊強大火力輸出,單月豪取3勝入袋,變化球雖是犀利盡出,但品質卻成為能否續航之關鍵,三振與被狙擊僅在一念之差,也是接下來達陣日美通算200勝的重要幫手。
★聖地牙哥教士:達比修有
達比修有七月整體狀態不錯,除了對上海盜被狀元砲擊,單場被敲出4發全壘打且丟失7分,僅投4局就被打退場以外,其餘比賽失分都在控制之內。面對藍鳥和遊騎兵時,達比修繳出極具宰制力的表現,三振連連且不給安打,兩場都沒讓對手敲出4支安打以上的成績,12局未丟掉任何分數;連同迎戰費城人的好投,單月拿下3場勝利,是本季帳面成績最好的月份,有機會挑戰連續兩季拿下雙位數勝投的成績,也將日美通算200勝推進到M4。
本月教士打線不算給達比修太多支援,多半就是3-4分左右,因此達比修自身比賽表現就顯重要;從球路進壘點來看,控球是相當精準,基本就在好球帶附近圍繞,但揮空率有所下降、投進好打位置的球變多了。七月以前,達比修每場多半能繳出30%以上的揮空率,本月卻有一半場次降到30%以下,還有一場是22%,雖然三振次數來到32次,但被觸擊率均快到60%左右;為此,達比修也在配球策略作調整,有滑球為主體,也有以伸卡為主體,還有大量用彈指曲球,當然七彩變化球是不會消失的,就看當天誰來主導戰局。
除此之外,「球種質量」成決定戰局關鍵,有幾場比賽的轉速和位移都有銳減,通常不會是一種,而是好幾種都這樣;如此狀況下,一旦球跑到紅中便相當危險,被擊球初速自然也高,對上海盜便是如此,被去年新科狀元賞了二連發,這會是達比修追求控球之際,需要非常注意的關鍵,不然是壓制不住打者棒子的。說實在,看達比修投球非常有意思,精妙的控球與位移真是種美學,即便年紀不小了,偶爾仍是犀利到位,完全不負變化球大師的美名,能看幾場就得多看幾場才行。
★延伸閱讀《圓周率》的MLB達比修有相關文章(七月):
《看看MLB23-67》伸卡尾勁命中要害,達比修有收拾遊騎兵奪第8勝
《看看MLB23-56》達比修有、千賀滉大變化有方,雙帥好投共舞飆9K
★番外篇:速球滑球威力減弱,垂直位移成關鍵
達比修有在去年總計拿到16勝,這是他睽違4年之後,再度踏上雙位數勝投的賽季,不過與今年相比,球種的運用及壓制力都有所改變,也是本季除了打線較不給力以外,勝投較難推進的因素,以下就來比較看看,他在各球種數據所呈現的情況。
本季在速球系列改變之大,四縫線速球用量直接降低9%,倒是卡特及伸卡球上升許多,藉較多的水平及縱向位移,讓出局數掌握更有效率。從上表來看,卡特球表現是最好的,在轉速稍稍增多情形下,帶來更犀利的位移,揮空率雖有降低,但上壘率壓制是有效呈現;伸卡球用量增加10%,大部分數據都比去年差,僅揮空率成效可見,上升雖是可預期,但似乎不在控制範圍。因此,大體可知本季達比修並非在速球系列展現壓制力,而是更為琢磨在變化球上。
接著看主縱向位移的球種,壓制力就十足展現,雖然用量並非主體,卻能看到關鍵時刻用量不少,也是本季達比修三振的主要來源;和某些選手走K zone外引誘揮棒不同,他是以精準控在九宮格內迫使揮棒為主,漂亮的滑落曲線搭配速球產生的速差,干擾對手節奏效果可見。正因如此,即便能打到球,形成安打的機率不高,被長打率相比去年表現更好;快速指叉球的轉速提升,下切的視覺感會更強,彈指曲球的威力更勝曲球,墜落的幅度更大,讓揮空率提升很多,成為了本季的主武器。
最後是本季投球顛簸的最大元兇,滑球系兩球種表現非常不佳,雖在揮空率和兩好球三振率有提升,但被長打率相當可怕,滑球更突破七成,被打擊率及上壘率成績自然也差。為何會如此,關鍵在位移不足和進壘點差,從幾場比賽數據觀察,球多落在4.5.6.8四個格子,想走後門跑到好球帶、從紅中往外(內)角跑,但都不再掌控之內,給了對手很甜的球能打;尤其左打者在此佔盡優勢,WHIP數據從去年的0.87暴增到1.73,正是它們所造成的結果。